正文 第17章 不成長的陷阱(1 / 1)

我家有個小陽台,欄杆剛到腰部,伸手彎腰便能采到洋紫荊,或者掉落到樓下的水泥地上。我家全屋的窗戶都沒有裝護欄,於是從孩子出生那天開始,我們就被人鬧到今日:不把陽台和窗戶封成鳥籠,女兒不慎掉到街上是遲早都會發生的理所當然的悲劇。

屋裏還有一條通往天台的樓梯,沒有扶手,來過的人都苦勸,多安裝一道借力欄杆,否則孩子滾落下來跌破頭又是早晚的事。

因為懶,也因為不愛樊籠的感覺,更因為希望孩子能從教訓中學習,於是拖拖拉拉,一直沒為孩子加建什麼安全設施,糊裏糊塗地,女兒們竟也磕磕碰碰地活到今日。

蝸居廚房是開放式的,家中女兒自小便在那裏出入自由,因為燙傷過,從此本能地懂得避開爐火。

坊間有很多保護孩子的家居新發明,譬如有一種“C字形軟膠”,是用來隔住門縫的,防止門會忽然關上,從而夾到孩子的手。還有一種“半月形軟膠”,是用來封住桌子角的,防止孩子在推撞間撞到桌子角而造成損傷。抽屜、櫃門……每一樣家具都有各式各樣防弄傷小孩的設計,可我帶大的三個女兒,卻一種都沒用過;孩子對家居陷阱的警覺性,大都是從“碰壁”經驗中總結出來的。

小手被門夾是常有的事,痛得多,皮也韌;姑姑小的時候曾有過被夾斷手指再捧著連皮斷指去急診室的經曆,故事聽得多了,她們自然就會格外留神。

朋友送過我一種冰櫃鎖,是用魔術貼把冰櫃的門封住,以防止孩子開關尋食。我原封未動,保存至今。我的“魔術貼”是家規,沒爸媽許可,孩子不能亂開冰櫃。

跌倒、受傷、流血、流淚,是每個人應有的經曆。我們小時候聽得最多的就是某某鄰居的孩子從滑梯上掉下來跌破了頭,某某又因為玩“氹氹轉”過激而飛出水泥地,弄得血如泉湧……我也試過站在飛過來的秋千前被轟個人仰馬翻、金星直冒。玩出禍是孩子的必經過程,也是血的教訓。

公園的軟墊、家居陷阱的保護物,某種程度上說也是讓孩子不能勇敢成長的最大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