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遇事拖延的習慣,不妨做一個自我分析。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寫下你拖延的一件事情。既然有拖延的習慣,那你拖延的事情肯定不止一件,你不妨先寫下自己認為最重要的那件事情。
第二步,自己反問一下,假如繼續拖延下去,不采取行動,會對你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如果你拖延的是上司布置的任務,拖延的後果是顯而易見的:給上司留下壞印象,降職,甚至被辭退。
第三步,想一下,假如你現在采取行動,完成這件事情,會對你有什麼好處。這和第二步正好相反,這些好處會給你采取行動增加動力。
第四步,馬上行動!
你千萬別認為這樣做沒有什麼效果。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在拖延時都認真考慮過這樣做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我們從很多被降職或被辭退的人那裏看到的後悔神情就可以知道這一點:早知道會被降職或辭退,就決不會拖延執行了。
富蘭克林曾經提到過一種被稱作“切香腸的技巧”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拖延的發生。所謂切香腸的技巧,就是不要一次性吃完整條香腸,而是把它切成小片,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嚐。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你的工作上:先把工作分成幾個小部分,分別詳列在紙上,然後把每一部分再細分為幾個步驟,使得每一個步驟都可在一個工作日之內完成。
但是,無論如何,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你必須采取行動,不要把事情留到明天。
(二)百分之百地執行
執行能力是企業的生存能力。一旦計劃、製度已經出台,我們就要百分之百地執行到底。在執行製度完成工作時,除了追求速度以外,還要追求質量。速度和質量,是衡量員工執行能力的兩大標準。隻有每個員工都能百分之百地執行既定計劃和製度,都能高效高質地完成工作,企業才能更快速地前進,每個員工也會因此受益匪淺。
巴西海順遠洋運輸公司“環大西洋”號海輪是條性能先進的船,但在一次海難中沉沒了,21名船員全部遇難。當救援船到達出事地點時,望著平靜的大海,救援人員誰也想不明白,在這個海況極好的地方到底發生了什麼。這時有人發現救生台下麵綁著一個密封的瓶子,裏麵有一張紙條,21種筆跡,上麵記載著從水手、大副、二副、管輪、電工、廚師、醫生、船長的留言:有的是私自買了一個台燈用來照明;有的是發現消防探頭誤報警,拆掉後卻沒有及時更換;有的是發現救生筏施放器有問題,把救生筏綁了起來;有的是例行檢查不到位;有的是值班時跑進了餐廳……
最後是船長麥凱姆寫的話:發現火災時,一切糟糕透了,我們沒有辦法控製火情,而且火越來越大,直到整條船上都走火。我們每個人都犯了一點點錯誤,卻釀成了船毀人亡的大錯。
在現實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盡管製度製定地非常全麵,每個人的工作也安排得非常合理,但是由於每個人一點點的執行不力,最終可以毀掉一個本來運轉良好的公司!
一位房地產老總曾經向我講過他的一次經曆:
“一個與我們合作的外資公司的工程師,為了拍合作項目的全景,本來在樓上就可以拍到,但他硬是徒步走了兩公裏爬到一座山上,連周圍的景現都拍得很到位。
“當時我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隻回答了一句:‘回去董事會成員會向我提問,我要把這整個項目的情況告訴他們才算完成任務,不然就是工作沒做到位。’”
這位工程師的個人信條就是:我要做的事情,不會讓任何人操心,任何事情,隻有做到100%才是合格,99%都是不合格。
百分之百執行的另一個表達方式是:結果決定一切。即使你在工作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最終沒有完成任務,還是等於沒有執行。你必須明白,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向別人說明自己有多累,而是要認真反思,看是不是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可以完成任務。以結果來評判執行力,是對一個人執行力的最佳評價方法。
在我所知道的著名企業中,百事可樂就是這樣一個以“結果決定員工成就”的公司,百事可樂推崇一種深入持久的“執行力”文化,強調員工“主動執行”公司的任務,百分之百地去完成它。那些業績優秀的員工總是能得到公司的嘉獎,而那些業績不佳的員工則會被淘汰。這種以“結果論成敗”的企業文化塑造了一支有著堅強戰鬥力的員工隊伍,在激烈的競爭中,百事可樂逐漸從市場中脫穎而出,並且成為唯一可以和可口可樂抗衡的對手。
要做到百分之百執行,你就必須做到以下三個方麵:
第一,要牢記使命。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執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常常忘記了自己肩負的任務。就像那艘沉船上的海員,如果他們都能夠記住自己的使命,也就不會發生那樣的悲劇了。
第二,要嚴格要求自己。如果你隻是希望混在一個公司裏,能夠保住飯碗,而不求上進,那麼你很難做到百分之百執行。一個人成功與否在於他是不是做什麼都力求做到最好。成功者無論從事什麼工作,他都絕對不會輕率疏忽。因此,在工作中你應該以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必須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