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正確決策(1)(1 / 3)

決策決定成敗

說起決策,人們大多會聯想到那些運籌帷幄的軍事家、戰略家、國家要員。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上到各級領導、管理者,下到普通百姓,每個人、每天都在決策。有些決策小到今天買什麼菜、是否出去逛街,有些則事關購房買車、擇業移民等大事。決策從來都不是思想家、軍事家的專利,對企業管理者來說,決策的好壞是勝敗興衰的先決條件。

決策能力是統帥人物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之一。對一個企業或公司來說,無論其大小,統帥人物決策能力的強弱都直接關係到企業的成敗得失。在社會瞬息萬變的今天,人們必須在機會來臨時緊緊把握,在危機到來之前及時規避風險。但環境的快速變化,一些假象對決策過程會產生誤導。因此,領導者必須高瞻遠矚,沉著果斷,敢於承擔風險,勇於決斷。

如果給決策下一個定義的話,決策是指人們在確定未來的行動目標時,從兩個以上的行動方案中選擇一個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斷過程。

(一)戰略家的眼光

管理者的決策並不是針對經營中的所有事務的,事無巨細一把抓的管理者肯定不是一個好的管理者。隻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因而新管理者決策時應著眼於企業或公司的全局、長遠、關鍵的重大問題,應是一種戰略性的決策。其戰略性應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1)善於謀劃企業經營的發展方向。

通過對國際經濟形勢及其走向清醒的認識和了解,對國內經濟的政策方針、經濟環境、經濟狀況有明確的認識和把握,找準企業在整個經濟格局中的戰略地位。

決策的第一要義是決定做什麼。

(2)對本行業的現狀與未來要有一個清醒的分析和預測。

這裏牽涉到兩個問題:一要具備本行業專業知識,並精通業務,這樣才能有發言權;二要將本行業放到整個經濟大背景中去分析比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決策的第二要義是決定怎麼做。

(3)企業應有的經營思路和戰略性構想。

對企業如何走向成功,應有清晰的經營思路和戰略性的構想。有靈活多樣的執行方案和堅定不移的經營目標。

決策的第三要義是決定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

(二)一步踏錯,全盤皆輸

決策的正確與否,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事關重大的。在事業的初創時期,決策決定著事業的成敗,所謂一步踏錯,全盤皆輸。即使是十分成功的企業一旦決策失誤,也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使事業遭受挫折,甚至使企業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日本豐田公司是世界汽車工業的驕子。然而,在20世紀50年代準備打入美國市場時,卻做出了錯誤的決策。當時,他們選擇了一位社會名流做汽車經銷的總代理,原以為憑借他個人的社會地位與名氣,可以迅速打開銷路。遺憾的是事與願違,這位名流對經銷汽車絲毫不感興趣,其結果是隻“代”不“銷”。豐田公司焦急萬分,但又毫無辦法。因為他們之間有一紙協議,是不能輕易毀約的。豐田公司隻好睜著眼睛打了一場“滑鐵盧戰役”,付出昂貴的學費來換取教訓。

決策對於那些有百年基業的老企業來說,更要慎思密行,全力應付。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裏,社會生活和經濟形勢都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企業如果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則隨時都會有被淘汰的危險。全世界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企業宣告破產,也有數以萬計的企業宣告誕生。決策的正確與否是關乎到企業生死存亡的一個根本原因。

(三)最後的成功者

在一個科學發達的社會裏,各種資訊從四麵八方如潮水般地湧來,各種各樣的誘惑造成無法抗拒的衝擊,但其中的假象、幻象也越來越多。由於某些假象、幻象過於逼真,有的領導者或者一時衝動頭腦發熱做決策,或者憑借以往的經驗拍腦子做決策,一旦假象和幻象退去,真實呈現出來時,企業已經陷入了險境。其表現有:

①根據市場表麵繁榮的假象,盲目擴大投資,增加生產,造成產品大量積壓,浪費了有限的資源。

②貪大求全,實行多元化,其業務在眾多領域同時展開,在結構不合理的前提下,平均使用資源,結果無法形成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常處於劣勢。

③“戰線”太長,“戰區”太多,造成財務異常緊張,無時無刻不在籌集資金,被財務問題搞得精疲力盡。

④管理模式和機製不符合企業自身特點,企業經營管理無的放矢、無章可循,所有兼並、收購、擴張計劃無法實施,或即使實施也達不到任何效果。

……

以上種種追根尋源都是領導者片麵地、主觀地看問題,導致決策失誤造成的。所以,隻有在正確的形勢下,審時度勢地做出正確決策,才能成為最後的成功者。

堅持有勝算的冒險

一個農夫住在森林的邊緣,他有一所宏偉的住宅,院子很大,還有一道高高的圍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