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上亡國之君無數,或者貪婪昏庸、或者殘暴冷酷,要麼就是貪圖安逸、荒於聲色之徒,凡此種種,無不遭人唾棄,然而明朝的崇禎,雖然也是亡國之君,卻沒有身後罵名,原因就在於他的勤勉。不少人甚至因為他的勤勉卻招致亡國的命運而為之扼腕歎息。

清張廷玉在《明史·流賊傳》中這樣評價崇禎:“嗚呼!莊烈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又乏救亡之術,徒見其焦勞瞀亂,孑立於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聞良、平之謀,行間未睹李、郭之將,卒致宗社顛覆,徒以身殉,悲夫!”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崇禎皇帝就像是一個孤獨的鬥士,麵臨內憂外患的亂局,江山社稷已是風雨飄搖,卻仍然勉力支撐,試圖力挽狂瀾。

《明史·本記第二十四》這樣描寫崇禎皇帝的勤勉,“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一個“有道明君”能做的,崇禎皇帝都做到了,他不近聲色,為國家事務勤勤懇懇,宵衣旰食。對於自己治下的黎民百姓遭受的離亂痛苦,崇禎皇帝常常為之慚愧自責,下“罪己詔”安撫民心。

“罪己詔”也許是出自皇帝的真心,也許僅僅是政治作秀,但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對於一個皇帝而言,能有這樣的舉動,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

這也正是崇禎皇帝為人所惋惜的地方,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勤勉治國、體恤黎民的“好皇帝”,卻落得家破國亡,吊死煤山的下場,這又是為什麼呢?

皇帝雖然走了,但他的背影卻投在今人的身上,其勤勉亡國的教訓,常常引人深思。

人們說崇禎皇帝是個倒黴可憐的皇帝,江山社稷到他手裏,已是千瘡百孔,難以療治了,崇禎皇帝隻是無力回天而已。

然而事實也不盡如此,國家畢竟亡在崇禎手裏,即使拋卻了前任、外界的因素,崇禎皇帝對於亡國,也同樣難辭其咎,至少他加快了這一步伐。

如果把大明王朝比作一艘大船的話,崇禎皇帝就是船長,在麵臨大風大浪的時候,他需要的是沉著冷靜、堅忍不拔的毅力,對自己的副手、船員、水手的愛護和信任,上下齊心,各盡其力,這樣才能安全到達彼岸,而不致顛覆沉沒於茫茫大海之中。

然而崇禎皇帝卻沒有擔當好自己的責任,他雖然有心把國家治理好,但不懂禦人之術。崇禎一朝,宰輔大臣走馬燈似地換個不停,在位17年,他換了50位內閣大學士(相當於宰相),14位兵部尚書。殺死或逼得自殺的督師或總督多達11人,殺死巡撫11人、逼死1人。這還都是直接死在他手上的,被他抓進監獄關押、毆打、間接逼死、戰死、自殺、判刑的相當於現在省部一級的官員可能多達幾十人。崇禎十四年,也就是亡國前三年,被關押在監獄裏的具有大臣資格的官員就多達145人,這個數字幾乎是當時具有大臣資格官員的1/10。

滿朝文武,能夠得到崇禎皇帝信任的寥寥無幾,因為身處尊位,崇禎皇帝得以濫用生殺予奪大權。

而最讓人引以為憾的是,滿洲皇帝皇太極一個不甚高明的反間計,崇禎皇帝竟信以為真,斷定袁崇煥通敵叛國,最終自毀長城。“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征決矣”。連袁崇煥這樣的人都被殺了,肯為崇禎皇帝賣命的人自然越來越少。自此朝政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皇帝越來越不信任大臣,大臣鑒於前車,也不敢盡心賣命,對皇帝也是陽奉陰違,甚至打起自己的小算盤,另投新主,棄崇禎而去。

等到上下不信任的時候,國家的滅亡,也就不久了。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領導與員工的團結與信任,對於企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企業的穩定、發展有賴於兩者之間的和諧關係,領導自然要總攬全局,乾綱獨斷,但同時也應該信任員工,尊重員工,讓他們放手去做,員工有所瑕疵,要能夠婉言指正,寬以待人,而不是苛責重罰。而對員工而言,要珍惜領導的信任和關懷,勤勤懇懇,遇有不和,要積極和領導溝通,尊重領導,服從大局,而不是開小差,甚至另起爐灶。這樣,上下齊心,各方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企業發展自然就走入良性軌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