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目標(1 / 2)

一、利潤最大化

在西方經濟理論中,利潤最大化觀念根深蒂固。受此觀念影響,20世紀50年代以前,西方財務管理理論界認為,利潤最大化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最優目標。

利潤等於收入減去費用,增加利潤一要增加收入,二要降低費用。所以,以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可以促進企業講求經濟核算,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產品成本,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以利潤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存在以下局限性。

第一,把不同時期的收入、費用加總起來計算利潤,沒有考慮取得收入的時間,也沒有考慮費用發生的時間,即沒有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

如表3-1所示,甲、乙兩企業全年的收入都是50萬元,費用都是30萬元,利潤都是20萬元。但是,甲企業的收入是上半年獲得的,乙企業的收入是下半年獲得的,如果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甲企業的收入比乙企業的收入要多;甲企業的費用是下半年發生的,乙企業的費用是上半年發生的,如果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甲企業的費用比乙企業的費用要少。也就是說,在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情況下,甲企業的利潤比乙企業的利潤要多。

表3-1

沒有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利潤

(單位:萬元)

企業

收入

費用

全年利潤

上半年

下半年

全年

上半年

下半年

全年

50

50

30

30

20

50

50

30

30

20

第二,沒有考慮利潤和投入資本額的關係。甲、乙兩企業全年的利潤都是20萬元,並不意味著甲、乙兩企業經營管理得一樣好,因為甲、乙兩企業的投入資本額可能不一樣。比如,甲的投入資本額為100萬元,投入資本利潤率為20%;但乙的投入資本額為200萬元,投入資本利潤率為10%。在考慮投入資本額的情況下,甲、乙兩企業的盈利能力很不一樣,甲的投入資本利潤率是乙的兩倍。

第三,沒有考慮風險。甲、乙兩企業全年的收入都是50萬元,但甲、乙兩企業獲得收入的穩定程度和可靠程度可能不一樣,風險不一樣。這就像在政府機關拿工資每個月3

000元,在小商店打工每個月的報酬也是3

000元,但人們更願意在政府機關工作。因為在政府機關工作旱澇保收,而在小商店打工的收入可能不穩定。

第四,容易導致短期行為。為了增加利潤,可能讓機器設備晝夜運轉、員工加班加點以增加產量和銷售量,提高收入;同時,忽視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運用,甚至采取壓縮機器設備的維修費用和員工的培訓費用、降低員工的工資和獎金等手段以減少支出。但是,這些做法是不能持久的,會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綜上所述,利潤最大化不是現代企業的最優目標。

二、股東財富最大化(股票市場價值最大化)

傳統企業理論認為,企業是股東的企業,股東是企業的投資者和所有者。相應地,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