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楊廣奪妃(1 / 3)

公元602年春天,湯文帝楊堅突然失去他的結發妻子——獨孤皇後,內心非常痛苦,數日不思朝政。

皇室內,獨攬朝政大權的太師楊素與太子楊廣合謀篡權時,名譽上為盡快使父皇從失去皇後的悲痛中解脫出來,秘密下發了一道禦旨,讓天下人為皇上選妃,以便讓皇上找到新歡以後,盡快忘卻他昔日的獨孤皇後。實際上,楊廣想為他篡權謀位以後,提前介入天下大選。

湯文帝楊堅,是隋朝很有成就的一個皇帝,他親手開創了隋朝的千秋大業,深受百姓愛戴。他登基以後,推行均田製,擴大墾田麵積,削弱豪強勢力,簡化地方官吏機構,實行州、縣兩級管理製度,使百姓生活連年安康,國家日趨強盛,舉國上下,一片歡欣鼓舞。

但是,湯文帝晚年突然失去他心愛的皇後時,對他的精神打擊很大,很長一段時間,他陷入了極度悲痛中,普天下的老百姓,無不為皇上的龍體安康而牽掛、擔憂。太師楊素與太子楊廣密謀,趁此機會,借題發揮,讓天下為人湯文帝排憂解難,並以此選盡天下的美女進宮,名義上換取皇上的歡心,其實是太子楊廣為他篡位“獵豔”而奠定基礎。

當時,選妃的密文,發至各州、縣,凡四品以上的官員有女,年歲在十四至二十之間的,統統可作秀女進行初選。其中,才色較優的,福氣較好的,相貌才情出眾的女子,可由各州、縣,選送至長安複選。能夠留在宮中的稱之為宮娥,得了皇上龍幸者,便可升為妃嬪,受到皇上恩寵的,即可當選貴妃。落選者,大都發配原籍,也有極少數留在宮中做事。

太子楊廣,擔任了那次選妃的頭領,他與內政大臣楊素,層層選來天下美女,美中挑秀以後,再送給皇上禦覽。陳妃就是在那次大選中,以她的天姿聰慧,以壓倒群芳的優勢,脫穎而出。

陳妃芳年二八,從女兒家的年歲上看,她尚未成熟,但她傾國傾城的美貌,人見人愛。太子楊廣,在大殿中初次見到陳妃時,就被她窈窕的身姿、動人的容顏所迷住。

那一日,陳妃初次在皇上麵前亮相,她略施粉黛,兩頰紅中帶白,白中含粉,一頭烏雲一樣的秀發籠住春色,太子楊廣陪父皇坐在一旁,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陳妃。尤其是得知陳妃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更是愛慕有加。隻可惜他是為父皇選妃,垂涎欲滴中,隻能一飽眼福而已。但太子盼她落選,就此收留在他自己身邊耳鬢廝磨。

豈料,父皇一眼就看中了天生麗質的陳妃。當下,太子大失所望,但他就此萌發了早做皇上,早一天擁有天下美女的邪惡念頭。

公元603年清明前夕,早有預謀的太子楊廣,看到父皇久居長安,身邊使臣、謀士密布,不好對父皇存有半點殺機!便選在那一年的清明,借為母後掃墓之機,幾次在父皇麵前提到:再有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了。

言外之意,是不是該去仁壽宮吊唁一下他死去的母後。

湯文帝自從得了陳妃以後,如同得到一隻遲來的俊鳥,日夜廝守,盡情笙簫,極少外出巡視。可蓄意謀反奪妃的太子楊廣,總想以調虎離山之計,讓父皇離開長安,強奪天下。太子深知當年父皇對母後的深情厚意,專門選在清明前後提起母後,讓父皇產生思念之意。

晚年的隋文帝,也許是真的思念他故去的老伴了,他在一夜雨後的清晨,看到窗前一枝含苞待放的桃樹枝頭,跳躍著一對“嘰嘰喳喳”的鳥兒,忽而眉頭一皺,決定去一趟皇後生前樂於居住的仁壽宮。也算是對先逝的皇後一種告慰和懷念。

皇後死於仁壽宮時,也是這樣的一個煙雨的天氣,同樣是雨墜花蕾的季節,皇後突然與他撒手西去。此後的歲月中,雖然太子孝敬他,給選來年輕美麗的陳妃相伴,可他無時不在思念先他而去的皇後。於是決定去吊唁一下他的前妻。

太子點兵帶將,親自陪父皇前往仁壽宮。

起駕前,皇上身邊的謀士趙成,從太子所帶的人馬中看出不妥,建議皇上是否可以改日動身。此話被太子得知後,給趙成扣了個不忠不孝的罪名,當即將他押入長安死牢。匆匆帶著他的親信們,頂風冒雨,西出長安城,直奔麟遊(今日陝西省的九成宮鎮)的仁壽宮。

一時間,風雨中陪同的佳麗們,簇擁著湯文帝及其他的愛妃們,聲勢浩蕩地走出長安城。跟隨皇上左右的太子楊廣,看父皇在途中一個行宮中落腳時,猛不丁地打了一個“噴嚏”,立刻小題大做,傳令父皇龍體不適,前麵的行宮不再停留,直奔麟遊的仁壽宮。

長安城到仁壽宮,沿途修建了十二座專門用來皇上歇腳的行宮。每個行宮中都有固定的宮女和官兵把守。其內部的設施與皇宮裏的設施一模一樣。這都是當初楊素籌建仁壽宮時,為討好皇後,而精心建造的。

仁壽宮,是隋文帝為慶賀皇後六十大壽時,下令建造的。隋文帝指派內務大臣楊素,負責全部工程。可楊素為討好皇上和皇後,把原來指定的宮殿擴建了數倍,並在沿途修建了皇上、皇後、嬪妃們落腳的十二座行宮,使整個工程量增至十倍之多。隋文帝得知楊素在修建行宮中,耗資黃金上億兩,累死民夫數萬,再看看奢侈豪華的苑囿宮殿,指責楊素:“好你個楊素,為吾結怨天下!”

楊素怕皇上治罪,當場跪拜在皇後的腳下,失聲痛哭,說他是一片孝心。

皇後看到她富麗堂皇的“生日禮物”,勸說皇上,說楊素辦事雖大手大腳了些,可從中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忠實可靠的人。

話已至此,皇上不但沒有給楊素治罪,反而賜賞他白銀萬兩,錦絹三千段。楊素就此成為朝中的紅人。

三、但皇上沒有看穿的是,楊素是一個很會見風使舵的家夥,他看到太子楊廣急於篡權謀位,苦其心誌,扶持太子一步登天。就在此番隋文帝去仁壽宮吊唁的途中,他已經悄悄地將皇上身邊的宮女,換成一個個男伴女裝的宮奴,正在伺機對皇上下毒手時,皇上的一個“噴嚏”,可算是引起太子和楊素的重視,他們強說皇上龍體欠安,不得在沿途行宮裏停留,並指派他們的同黨禦醫張衡監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