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許願井下的幽靈3(2 / 2)

“當時我曾問她是否需要幫忙,她告訴我她要查一個地址,名叫翡冷翠,可能是街道名、商號、旅店、銀行、錢莊等。”

“她還有沒有說其他的?”

女孩想了想道:“後來我查到一家名叫翡冷翠的報社,看過資料後她失望地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華倫大廈三樓,怎麼可能有104號房?’”

“104號?這麼說來,她要找的確切地址是翡冷翠104號?”紀風涯皺了皺眉,“她最後找到了嗎?”

“不知道。”女孩抱歉地搖了搖頭,“那天家裏出了點事,接到電話後我便匆忙趕了回去。”

謝過小餘後,他大步走進了檔案館深處。埋首故紙堆中,在斑駁的曆史中徜徉,不知不覺,已是下午四點。紀風涯望著檔案館中堆積如山的資料,不禁有種望書興歎的感覺。

整整一個下午,他查遍了檔案館中保存的關於舊上海建築的上萬份資料,卻沒有一個符合條件。莫非檔案館中根本就沒有與之相匹配的記錄,那陸離豈不是會空手而歸,又為何會在第二天離開WaittingBar?

由此判斷,她極有可能找到了“翡翠104號”的確切地址,於是第二天便心急火燎地趕了過去。等等,若翡翠104號就在上海境內,得出確切地址後便可即刻打車前往,為何要等到第二天才去?而且還一去就是好幾天,並且還不忘在酒吧門口掛上“暫停營業”的牌子?

除非,所謂的“翡翠104號”根本就不在上海境內!自然也無法在上海的建築舊檔中發現其蹤跡!或許,能在一些報刊雜誌上發現其蹤影。他深吸了一口氣,將對象轉移到那些泛黃的老雜誌老報紙上。

時間在指間劃過,不知不覺,已是夕陽西下。終於,他在一本左翼作家聯盟創辦的進步刊物《拓荒者》上找到了一篇文章:《沉痛悼念左聯五烈士》。

白色恐怖籠罩的30年代,左聯秘密據點棲霞大道147號翡冷翠旅社內,17名左翼作家詩人同聚一堂,沉痛悼念為真理與正義而犧牲的柔石、李偉森、胡也頻、馮鏗、白莽五名左翼進步作家,痛斥國民黨劊子手的可恥罪行,高度評價了烈士對革命文學的貢獻,指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前途是偉大而光明的。

眼前浮現出一張張年輕的臉龐,意氣風發,無所畏懼。為了信仰,為了真理,為了人類,他們從四麵八方走到了一起,在那陰霾的歲月中,攜手並肩,與命運抗爭,用鮮血書寫下不可磨滅的光輝。

紀風涯揉了揉發酸的眼睛,向外望去,金色的梧桐竊竊私語,遼闊的天幕下,玫瑰色的霞光漫天飛舞,宛若烈士的鮮血,引導後人走向那光明和真理的神聖殿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