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賜額,是唐朝之前的時候政府對於和尚廟的一種管理方式的縮寫,它的全稱是叫敕賜寺院名額,最早起源於南北朝時期。不過因為南北朝時期的那些皇帝們大多都尊崇佛教,所以這個所謂賜額,多半是作為對某個寺院的褒獎,類似於獎狀之類的事情。
到了隋朝的時候,賜額才被逐漸的轉變成為了控製和尚數量的手段,也就是說,賜額不再是獎狀了,而是變成了能不能修建寺院的首要條件。
如果你有賜額,那麼你修建的這座寺院國家就給予認可,如果沒有的話,那麼對不起,你修的這個玩意就是非法的,不能叫做寺院。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就把這種沒有賜額而自行修建的寺院稱為招提,或者蘭若。
比如說,李淵陛下曾經為吹捧過他,說他一定能當皇帝的景輝和尚修建的勝業寺,就是大唐建立之後,第一所得到了賜額的寺院。其中這個勝業寺三個字,據說還是李淵陛下親自寫的,當然了,這個特例。
說的更加的清晰一些的話,那麼賜額實際上就和印牒差不多,有了賜額的寺院就像是和尚裏的公貫僧,而沒有賜額的那些招提蘭若們就是私度僧。
在悟空看來,整個正覺寺,絕對不能有閃失的玩意隻有兩個,第一,正覺寺的賜額。第二,正覺寺的田產。隻要這兩個東西還在,那麼寺院裏的和尚究竟是死還是活,是還俗還是出家之類的事情,真心無所謂。
講話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但是兩條腿的和尚那還不是滿地都是。
但是問題就出在這裏了,悟空把法彥帶來的箱子裏的那些文件全部倒騰了一遍之後,根本就沒有看到朝廷給正覺寺的賜額文書。
“賜額?”法彥和尚一臉迷茫的看著悟空,“什麼賜額?”
“什麼賜額,廢話!”悟空掄起手裏的地契順手就抽了法彥和尚一耳光,“當然是朝廷允許我禪宗在黃梅修建正覺寺的賜額文書啊,白癡!它去哪裏了?”
法彥和尚渾身打了一個激靈,馬上就跪了,“小郎君,你說的這個什麼賜額文書我是真的沒有見過啊,四年以前我在正覺寺開始做直歲的時候,就是這麼多的地契田產,您要說我多吃多占什麼的有一點,但是我絕對沒有膽子貪汙啊。”
你倒是想貪汙呢,賜額文書這種東西,你就算是貪汙了有個毛用啊。
悟空有點不死心的又把手裏的玩意翻了一遍,沒有,的確是沒有。然後他接著又對直歲和尚說,“你說你接手直歲的時候,就是這麼多的東西?”
“是啊,小郎君您明鑒啊!”法彥和尚磕頭磕的蹦蹦響,相信他就算是給佛祖他老人家磕頭敬禮的時候都沒有這麼虔誠。“我真的手裏就這麼多東西了。”
“慧明,去,給我把玄爽師兄叫來。”
悟空這次是真的怒了,連手裏的田產數目之類的都懶得查了。說真話,正覺寺的田產能有多少可能對於其他的和尚來說的確是很重要,怎麼說也是涉及了自己吃飯糊口的大事情,但是對於悟空來說,隻要是能用錢解決的事情,能算是一個問題嗎?
小衲我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錢啊!
這點悟空是真的有底氣,畢竟他是江州最大的私鹽販子,不像一千多年以後的某廢柴風吹,說這句話之前的時候還要加上一個前綴。
因為時間就是金錢,所以風吹現在窮的就剩下錢了!
但是賜額這個玩意就不一樣了,這是真真正正的你有錢也沒地方去買的玩意啊,一個賜額就相當於一座寺廟,一座寺廟就相當於數千乃至上萬畝的地不用交稅了。
這是什麼概念?
毫不誇張的說,在古代,不僅僅是在唐朝這一個朝代的時候,寺院和寺院裏的和尚以及仆婢,在整個國民生產總值中一直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和尚一多了,國家的稅就少了!和尚多到一定的程度,國家就撐不住了!
南北朝的那些短命的王朝,絕大多數的倒黴經曆都跟和尚太多了有關,當然,這點肯定不是那些短命王朝倒黴的直接因素,但是同樣肯定有這樣的原因在內,李淵陛下為什麼從登基之初就開始要大力的打擊和尚,也有為了防範這個事情的因素。
不過就算是悟空知道這些事情,也不意味著他就會支持李淵陛下來打擊和尚。人嗎,總是屁股決定腦袋的,現在咱是和尚,咱就得為和尚的未來考慮,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這種事情也就是遇到了大度的曹操,要是換了劉備你試試……
整不死你小樣的!
玄爽和尚比法彥和尚痛快多了,沒有讓慧明小沙彌跑個三四次,立馬跟著慧明就回來了。一進門,玄爽和尚看到直歲法彥和尚在悟空的麵前畢恭畢敬的跪著,當時就嚇了一跳,“法彥師弟,你這是怎麼了?小師弟你這又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