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五回:明眼辨忠奸(中)(1 / 2)

所以我心念一轉,覺得如斤最好的法子還是對於這些袁震東的黨徒們在表麵上加以籠絡,以示朝廷對於袁震東和這些人都是沒有任何的猜忌之心的。所以我和顏悅色的對著跪在地上的李侍郎說道:“袁大將軍說的很有道理,朝廷自然對於能夠為朝廷效力的那些功臣們要獎賞的。此番李侍郎勤於任事,為了朝廷晉封袁震東大將軍的事情能夠盡心辦理,深得哀家之心。所以哀家此次就賞你一個玉如意,然後交吏部優敘你此次的勞績。”

李侍郎剛才越次陳奏,結果天顏震怒,碰到了一個大釘子,戰栗失次,心中正忐忑不安,無以發遣。沒有想到皇太後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裏頭聽見了去了剛才的那番辯解,而且還賞給了這麼一個恩典,交部優敘的話,也就是說自己煞費苦心特意巴結袁震東,給袁震東大將軍置辦晉升朝廷的一字並肩王的袍服和儀仗用具的苦功已然得到了朝廷的認可,看皇太後的意思對自己此次的功勞大加封賞,那麼自己想要取代這個禮部尚書的位子也就不遠了。所以心中狂喜之下,頓時跪下來給我磕了一個謝恩的頭,然後抬起頭說道。“皇太後如此深恩厚德,微臣縱使粉身碎骨,也無以為報。。。”

聽到這個李侍郎跪在下麵說了一陣阿諛奉承的話,我心裏頭都有些厭煩了,可是為了不是的朝中的袁震東和袁震東手下的那些黨羽們看出我的這番心意,我在表麵上還是一副時而頷首的模樣,好像這個李侍郎講的東西我還是很認同的一樣。

李侍郎拍完了這陣馬屁之後,從地上站起來,然後迅速的往已然回到班次的袁震東遞過去一個感激的神色,袁震東對他微微笑了笑。李侍郎知道自己此番能夠得到這個賞賜,自然是仰仗了袁震東大將軍剛才的那番奏對,如果沒有袁震東的這番禦前的奏對,可能皇太後也不會給他如此大的一個恩典。那麼袁震東在裏頭起的作用自然是顯而易見的,李侍郎給袁震東遞過一個感激的眼神,可是卻毫不理會身邊的自己的那位堂官吏部尚書。

吏部尚書心裏頭明白絕對不能在朝廷之上得罪了袁震東的黨羽,否則就後悔莫及了。不過剛才他剛才回答我的垂詢的時候,雖然沒有將這個李侍郎越過他擅自兜攬替袁震東置辦晉升一字並肩王的儀仗用具和袍服之類的事情,可是吏部尚書心裏頭一定是氣不過這個禮部侍郎擅自越權,不和上司打個招呼。所以吏部尚書在奏對之中雖然沒有明白無誤的表明這番意思,可是隱隱約約之中卻微微的向我透露了這個意思,我也知道朝堂之上,大臣們有時候說話不得不如此,可是禮部尚書如此怕事,確實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我對禮部尚書說道:“你也回班次去吧,這件事情哀家已經知道了,既然你年歲已高,難負重荷,而李侍郎能夠如此實心的為朝廷辦事,那麼以後你就將一些事情交給他出來好了。不過你眼下還是禮部的堂官,有些朝廷重要的大典還是要親力親為的,不要過於借重其他。因人成事,固然沒錯,可是難免會給朝野的一些人一種屍位素餐的觀感,那可是大大的不智。你是朝廷中的元老重臣,應當明白哀家說的這番話裏頭的意思。”

吏部尚書沒有想到我居然對他有這樣的令諭,頓時有些驚詫,不過吏部尚書在朝堂之上已然呆了這麼多年,自然也明白,我這個意思無非是讓他把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情交給那個李侍郎辦理,但是對於一些重要的朝廷的名器禮節還是要好好的把持住吏部的關口。那麼也就是說皇太後還是很信任自己,暫時沒有讓他人取代自己的意思。這在於被袁震東的黨羽李侍郎日夜覬覦其位的禮部尚書不免是個極好的安慰。

吏部尚書跪下來謝恩到:“多謝皇太後的訓下,老臣以後定然依循皇太後此次的訓告,上體天心,下撫黎庶,不辜負皇太後對於老臣的期許。”

“嗯,你能夠明白哀家的心意,自然就能夠照著哀家的意思繼續做下去。你先回班次去吧。”

我的這句話說的模棱兩可,而李侍郎心中一聽,喜憂摻半。

待到禮部尚書回到的班次,我覺得有些累了,就示意立在身邊的太監宣告退朝了。

待到我做著輦架回到宮裏頭,才發現宮裏頭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宮裏頭發生了什麼事情,哀家怎麼在路上看見一些宮女太監在竊竊私語。”

冰凝對我笑著說:“皇太後,其實也沒有出什麼大事情,就是有個老宮女不知道怎麼了投井自殺了。”

“宮女投井自殺,這倒是件可憐的事情,是哪個宮裏頭的宮女。”我對著冰凝問道。

“聽太監宮女們宮女們說起,那個宮女是寧壽宮裏頭的一個老宮女,冰凝暗中派人查了查,覺得這件事情背後有古怪。”

“事情有古怪,冰凝,這件事情有什麼古怪的地方,你不妨細細說來給哀家聽聽。”

“是,皇太後。冰凝剛才派人去寧壽宮裏頭打聽的事情很是蹊蹺。今天下午,寧壽宮裏頭的兩個丫頭出去打水,結果發現井裏頭居然浮著一具死屍。這樣子的事情好多年在宮裏頭發生過了,所以那邊宮裏頭的人很是緊張,趕忙派了幾個太監把這個宮女的屍身給撈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