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後說的極是,冰凝也是這麼想的。如何處理這個仵作,表麵上看起來是一件小事情,似乎不必對於這樣子的事情過於費心,可是冰凝知道如果處置失當的話,這件小事情也會使得皇太後的眼下所關心的事情受到絕大的攪擾,那麼勢必會讓那些從旁邊窺視其事態變化的人知道皇太後的底牌,那個時候,這些人如果聞知了消息,采取了隱匿不出的法子,躲過皇太後的此次設計好的計劃,那麼勢必會貽害於將來。所以,冰凝以為如果不放這個仵作回去不是一個好辦法,皇太後若是將這個物仵作軟禁在宮裏頭,勢必會讓那些對宮廷虎視眈眈的人有所警覺,一旦這些人對於這個仵作失蹤的事情有了警覺,那麼這些不知道仵作去了哪裏的那些別有居心的人,也就會行事愈加的小心,那麼對於皇太後來說,迫使這些人對於這件事情采取這樣子的謹慎的態度,那麼皇太後處理起這件事情來勢必會更加的困難。可是如果貿貿然將這個仵作放了出去,也不是一個妥當的辦法,應為這個仵作是內務府的人,一旦如同李都司所說的那樣,將這個仵作放出宮殿去,令其歸家,那麼難保內務的那個眼下還不知道其人姓氏的那個官員可能會介入此事,如果這個人從張巡的口中得知了今日的事情,事情就會變得不可收拾。所以從這個意思上來說,皇太後是應該將這個仵作給扣留下來,安排這個仵作暫時居停在一個隱秘的地方,等到皇太後找出了寧壽宮的那個老宮女投井自殺的這件疑案之後的那個人之後,在把這個仵作給放出來,這個樣子方才顯得皇太後的聖恩厚德。可是如果真的如此處理,也是有一些不利的方麵。”
我聽得冰凝說這樣子做有不利的方麵,就對著冰凝郡主說道:“冰凝你所說的不利的發麵,是指什麼,哀家如果把這個仵作軟禁在宮裏頭的某處,那麼隻要對這個仵作家裏頭的人做一番安排,讓他們家的人都暫時移居到其他地方去,是不是就沒有人知道這個仵作身在何方了,哀家派人安排這家子的人對外麵的人言稱是回老家去了,那麼外邊的人應該也不會聯想到是哀家把這個仵作軟禁在宮裏頭這麼一層吧。你所說的不利的地方到底是有何所指,所來給哀家聽聽。”
“皇太後剛才所說的這個辦法自然是極為高明的,不過有一點冰凝還請皇太後能夠考慮一下,如果對人確實是極其有組織策劃了寧壽宮的那個老宮女的投井自殺的疑案,那麼冰凝覺得很有可能對於這個仵作的家附近,已然有了這件事情的幕後的指使者安排的耳目,打聽這個仵作的日常動靜。就算皇太後下了懿旨,讓這個仵作家裏頭的人謊稱這個仵作是老家有事不得不回老家去了,可是在這些耳目的探聽之中,勢必不是這麼一回事情,那麼皇太後想要借著這個仵作家人的口中,掩飾皇太後將這個仵作軟禁在宮裏頭的這件事情,雖然不一定會被那些寧壽宮的幕後指使之人暗中布下的耳目所看穿,可是就算這些人無法一下子看穿這件事情,對於這件事情他們還是有一些辦法的,隻要這些人知道了這個仵作是坐著轎子出去,一天都沒有回來這樣子的事情,定然可以推想出,這個仵作回了家裏頭去的事情之中定然有鬼,而這些人認為這件事情如果是假的話,那麼皇太後想要借重這個仵作將這件事情的幕後指使之人給好好地揪出來的想法比如要落空了,因為對方若是知道了皇太後的這個計劃,定然能夠猜出這個仵作張巡並沒有死,而一旦這些人認為仵作張巡沒有死,這個張巡的隱秘的價值頓時都要化為烏有,妹妹想皇太後應該不會讓這樣子的事情出現在朝廷之上,所以冰凝以為最好的法子還是將這個仵作送回家中,在這個仵作張巡家中敷設耳目以觀察動向之外,冰凝覺得還應該讓李國寶都司從麾下的部曲之中挑選出一個機敏而能幹的侍衛,假扮成這個張巡的助手,派遣此人在內務府裏頭須臾不離的跟著張巡,以便時時刻刻的注意內務府裏頭是否有人跟這個仵作張巡有所接觸,從而期望能夠從中找出一些線索來,一旦能夠發現一些線索,宮裏頭的這件寧壽宮的老宮女投井自殺的疑案處理起來就更為容易了,而皇太後想要達到的目的也就可以比較順利的實現了。冰凝的這個意見還請皇太後鈞鑒。”
蕭笑聽到了冰凝說出了這個法子,也對著我點頭說道:”皇太後,蕭笑也覺得冰凝郡主所說的這個法子實在是妥當周全,不把這個仵作軟禁起來而放他回去,表麵上看起來似乎不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往深處一想,就會覺得放這個仵作歸家是一個極好的辦法,隻要這個仵作能夠對著此事保守秘密,那麼放這個仵作回去,自然可以不會讓那些從旁窺視之人心中徒然生出疑心來,這樣子以後辦起事情來就容易的多了,另外隻要放這個仵作回去,還可以從這個仵作身上發下一條線,從這條線上,說不定還可以引出一些人來,而這些人很有可能對於宮女自殺的這個疑案有所牽連。照著冰凝郡主的這個意見,我們可以好好的將這件事情處理的妥妥當當的。這自然是個上佳之策,一石二鳥,實在是高明的辦法。”
蕭笑說完,這個李國寶馬上附議道:“皇太後,微臣剛才的那個法子不甚周全,而冰凝郡主的這個辦法確實是滴水不漏,實在是一個極好的法子,所以微臣也讚成冰凝郡主的這個辦法,奴才從帶過來的屬下之中挑選出一個機靈的下屬,依著冰凝郡主的意思,給他換上一些粗布葛衣,隻有張巡仵作能夠收留這個人在他身邊,那麼事情就成了。”
我聽完這幾個人的意見,就轉頭對著跪在地上的仵作張巡說道:“張巡,你可否收留李國寶都司的手下什麼的伺候在你身邊。”
張巡剛才被那個明月欣兒的提議嚇跑了膽子,明月欣兒剛剛提議把他丟到詔獄裏頭,永世不準出來,那麼不就是讓他在詔獄裏頭爛死,那麼就是說他這輩子都無法去回到家中,詔獄是什麼地方,雖然張巡沒有進入過,可是詔獄是朝廷的天子第一號的牢房,裏頭關押的不是犯了過錯的大臣就是死囚,所以一直都是名聲在外的。如果被投入了詔獄之中,過了不久之後,即將被世人遺忘,而且詔獄之中終日不見天日,而且犯人都是聚處糞溷之中,年月深久,必然就會使得身上濃血淋漓,四肢臃腫,瘡毒滿身,更兼之極其容易患上腳瘤,到時候可就步立俱廢。聽說那些犯人到了最後耳既無聞,目既無見,手不能運,足不能行,喉中尚稍有氣,隻能夠憑借這一點才可以認為這個人還有點氣,還沒有死去,可是這樣子的情形,其實同死了又有多少的分別,可以說是活著還不如死了來到痛快,而且時間一久就會全身潰爛,那種滋味可不是怎麼人都能夠熬得住的,一個人活著的時候看見自己身體慢慢的被蛆蟲侵蝕幹淨,這樣子的事情對於一個人來說,隻能說是苟延殘喘,毫無生趣了。所以世人都說詔獄就是閻王爺在人間設置的一個活地獄,這都是盛傳已久的事情,而張巡做的還是仵作這一行,對著這種事情自然是比世間的人知道的更加多一些,所以張巡乍一聽明月欣兒對著皇太後提議要將弄到了詔獄裏頭去的時候,已然是嚇得魂飛魄散,差點都要都要在大殿上暈倒了過去,不過幸好冰凝郡主馬上就對皇太後提出了一個對於張巡來說是個極好的處理法子,說是依舊要讓張巡回到家中,隻不過是派人在暗中盯著自己而已。所以張巡差點就要對著冰凝郡主喊出一聲活菩薩來了,這樣子事情對於張巡來說,實在是天大的好消息,這樣子的好消息,張巡可不想白白的錯失了,如果錯失了這樣子的機會,那麼很有可能皇太後就要把自己投入詔獄之中,這樣子的事情對於張巡來說可是一件極為不幸的事情,可是這樣子的事情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家中還有稚子老母,如果家中的頂梁柱被皇太後關入了朝廷的詔獄之中,那麼家中的老母稚子又要靠誰來撫養呢。難道叫家裏頭的老母稚子走出家門沿街乞討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