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中華大地狼煙四起,兵荒馬亂,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為求一口飯,青壯年多赴異鄉謀生。然而,許多人生不逢時,在這個年代,人命如草芥,客死他鄉之人數不勝數。
亂世之中,傳統七十二正行迅速衰落,外三十六行卻興盛起來。許多走投無路之人,為求一財,投身其中。其中趕屍一行,尤為神秘莫測。
中國人向來有落葉歸根、狐死首丘這一深刻思想,他鄉再怎麼好,死後都希望返鄉入葬。趕屍一行,在湘西最為多見,百姓對其所稱,亦千奇百怪,名堂甚多。其中又以領屍匠、吆死人與趕屍公的叫法最為普遍。
趕屍,一個古老而神秘的行業,在湘西境內,它與放蠱、落花洞女並稱為湘西三邪。其中,趕屍為三邪之首。縱觀千百年來的民間傳說,趕屍無論在其中性質如何,卻總是免不了被定格為不祥或是邪門。
趕屍起源甚早,相傳幾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苗語:公公)蚩尤率兵在黃河邊與敵對陣廝殺,直至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要往後方撤退,傳說阿普蚩尤不忍拋下戰死士兵的屍體,便命令阿普軍師用法術把戰死的弟兄送回故裏。
於是阿普軍師裝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樣,站在戰死的弟兄們的屍首中間,在一陣默念咒語、禱告神靈後,原本躺在地上的屍體一下子全都站了起來,跟在阿普蚩尤高擎的“符節”後麵規規矩矩地向南走。後此法傳承下來,經曆幾千年,從而逐漸發展為後來的趕屍一行。
趕屍一行也有許多門派支流,各門派各行其道,且各有許多奇怪的規矩和作法,門流雜亂繁多,搶生意的事情經常發生。
趕屍因詭異不祥而讓人忌畏,一些心懷不軌之徒便利用其道,瞞天過海,做些不法勾當。
正統趕屍行中有三幫六派十八門之分,其門人子弟遍布湘西、雲南和貴州三境,人數過萬,實力非凡。其中更有不少高人聲名顯赫,成就不俗。在這些高人當中,最為趕屍界所熟知的,當數天官門的掌門人——許秋原!
許秋原年過半百,身高六尺有餘,兩鬢斑白,前額高滿,容顏慈光紅潤,身板硬直,一副世外高人之樣。他就是指路天官一門的第十代掌門人。他道術精湛,功力高深,認識他的同行都稱他為草仙道人。
許秋原16歲學藝,30歲時接任掌門之位,一生趕屍無數,卻無半個傳人弟子。指路天官一門名雖叫得好聽,但許秋原入門時門下不過十多人。幾十年過去了,這些人死的死、老的老,如今整個天官門就隻剩他一人在撐門麵。
二十多年前他曾收了五個弟子,這五個弟子個個資質非凡,各有神通,可惜老天爺跟他過不去。大弟子與三弟子趕屍時遇到俗稱“爛地黃”的深山老虎,沒折騰幾下就交待在虎口之中。二弟子和四弟子心術不正,利用趕屍之便為非作歹,後被許秋原逐出師門,從此下落不明。剩下的五弟子資質最高,盡得許秋原真傳,可惜此人視財如命,多賺不義之財,結果陰福喪盡,英年早逝。許秋原為此心灰意冷,雖然幾年間上門拜師者無數,卻都被他冷冷地拒絕了。直到六弟子張小洛的出現,他才重新振作起來。
張小洛是許秋原五年前在貓子村遇到的,她自幼父母雙亡,靠乞討為生,遇到許秋原那年她才11歲。那時張小洛骨瘦如柴,身上、臉上盡是淤青未愈之傷。許秋原看小姑娘身世悲慘,便收下了她。
張小洛生性善良乖巧,又能做一手好菜,常惹得許秋原開懷大笑,欣喜之下,他便將其收入門下。隻是趕屍一行甚少女子從事,許秋原在幾年間雖把一身本事教給了張小洛,內心卻渴求收個好料子做傳人,也不至於讓天官門滅派。
許秋原生性孤傲,好友甚少,他不喜歡熱鬧,一生好接權富人家的生意,幾十年來積累了豐厚的財產,六年前他搬到萬山鎮,在郊外修建了一座莊園,稱之為綠葉莊,從此師徒二人便在這裏住了下來。
這天,許秋原坐在院子裏,望著天空,不時把小茶杯往口中一送,嘴裏哼著小調,顯得格外悠閑、安逸。
張小洛一身綠色緊衣裝,正提著水桶往水缸裏倒水。每天挑水三擔,這是許秋原吩咐下來的。莊園離水源地有十裏路左右,剛開始張小洛力小單薄,沒挑兩天就病倒了,許秋原看著倒也心疼,不過張小洛病一好,許秋原卻立刻要她繼續挑水,小丫頭雖然心裏委屈,但也不敢埋怨,這一挑就挑了五年。
此時,離綠葉莊不遠的羊腸小道上,一個衣著破爛、麵容髒汙的少年搖搖晃晃地走著,少年的頭發長而粗糙,一口黃色的牙齒時不時地隨著他的喘氣顯露出來。這少年腳步搖晃,似風一吹即倒,顯得很是虛弱。少年突然停了下來,目光停留在前方,幹澀的嘴唇微微上翹,接著又搖搖晃晃向前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