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周恩來、鄧穎超途中遇險(3 / 3)

六大在莫斯科如期召開,擔任大會秘書長的周恩來在會後沒有馬上回國。共產國際還要開會。作為中央組織部部長,他找了當時在那裏學習的許多中共黨員逐個談話。一天,他正在翻閱一批留學的軍事幹部的檔案,蔣經國跑來了。

蔣經國穿著白襯衣,人也比後來精幹得多。他從上海到廣州後,就多次向蔣介石提出去俄留學,蔣介石起初並不讚成,他從心底就不喜歡蘇聯。但陳潔如很支持蔣經國去留學,向蔣介石一再勸說,促其成行。蔣介石在經濟上仍很少接濟,使蔣經國在蘇聯的生活相當窘迫,陳潔如知道後,將私蓄兩千元托陳果夫轉彙蔣經國,才解決了他的困難。後來在“四一二”政變時,蔣經國表現得特別革命,公開聲明反蔣,並由此一夜知名。他一進門就嚷嚷開來:“搞什麼名堂,誰成立江浙同學會,不過是開開玩笑而已!”

周恩來讚賞蔣經國與父親劃清界限,“江浙同鄉會”的事他也有所耳聞,便向他詳細詢問此事。這事還得從蔣經國說起。蔣經國原在中山大學念書,那裏的江浙同學比較多,相互關係也密切。大家常把每月發的幾元津貼費湊合起來,十天半月到中國飯館飽餐一頓。1927年10月,蘇聯從中山大學、東方大學抽調了一部分同學到莫斯科陸軍大學、軍政大學等軍事學院學習。激進而有特殊身份的蔣經國便與蕭勁光、李卓然、曾湧泉等一起到列寧格勒的軍政大學學習。這時,蔣經國享受紅軍軍官的待遇,每月領津貼費約七八十元。留在中山大學的江浙同鄉給他寫信,時常開玩笑說:你的會費還沒有交。意思是向他要錢,也就是要他請客。蔣經國寄錢時也戲稱是交會費。這些信不知落在什麼人手裏,便傳言他們是搞小組織活動,組織了江浙同鄉會。許多人要求審查他們與托派之間的關係。周恩來、瞿秋白等領導已經在審查此事。但前兩天瞿秋白在炮兵學校給各軍事院校的留學生作報告時,又有人提出同鄉會的事,他一解釋,反而更亂了。他說:同學們,你們的任務是好好學習,管這些閑事幹什麼!這句話引起許多人的不滿,加之瞿秋白本身又是江浙人,被認為是有意包庇,至少是不負責地和稀泥。

“這件事情的原委我會向大家講清楚的,”周恩來認真地瞧了蔣經國一眼,做了一個表示讚許、意味深長的手勢。“你也可以告訴你的同學,我們的結論是沒有什麼江浙同鄉會,任何宗派都有礙於中國學生的團結,也希望你學成回去後,能以你的見解影響你的父親。”

蔣經國答應著,昂首挺胸、步伐輕盈地走下樓梯。

10月初,周恩來繞道法國回國。在裏昂郊外的小咖啡館,他約了一位客人會麵。他依然是出國時常穿的那套白西服,隻是戴了墨鏡和一頂白禮帽。當他摘掉墨鏡,挨著咖啡桌坐下的時候,對麵坐著的女人似乎一時語塞,但目光一刻也沒有離開他。這目光極為複雜,甚至帶點愛情失落後的哀愁。

她是張若名。

周恩來1924年回國後,她就進入裏昂大學讀書,幾乎斷絕了與外界的一切聯係,一頭紮進了書堆。今年拿下文學碩士學位,接著攻讀博士學位。她複雜的心情使她有很長的時間不知周恩來在講什麼。

周恩來輕輕地問候,並告訴她,他已經和鄧穎超結了婚:“小超讓我代問你好。”

“我知道。她好嗎?郭隆真呢,還有劉清揚……”

“她們都好。”周恩來極短地度過感情上的不安,話多起來,把覺悟社成員的情況一一告之。在殘酷的形勢下,這批人發生了很大的分化,但還是有不少人仍在第一線搏鬥。“我反正是準備犧牲的,這個世界殺人的事天天在發生。”

張若名也漸漸平靜下來。臨分別時,她的目光再次和周恩來相遇,但模糊的視線又不知所措地調開了。她一邊走著,一邊盯著自己的腳尖,像是在發誓:“你放心,盡管我不再熱心政治,但任何時候都不會泄露共產黨的秘密。”

落日沉在他們跟前,一抹火紅的餘暉映照著他們,映照著身前身後徜徉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