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周恩來與朱德第四次反“圍剿”(1 / 3)

周恩來和朱德擔起了第四次反“圍剿”的指揮重任。使他不安的另一件事是來到瑞金鄧穎超和她的母親在生病。尤其是鄧穎超,因為疲勞過度,肺結核複發了。周恩來看著她咳個不停,而且咳出了血,嚇壞了,流出了眼淚。他清楚地記得自己的母親和嗣母都死於肺結核。他把鄧穎超送進傅連賞的瑞金醫院。傅連賞安慰周恩來;“你放心走吧,我自己也得過肺結核,我知道怎麼辦。”鄧穎超目送周恩來離開,躺了幾個月就爬起來,去做根據地婦女的支前工作。母親楊振德也加入了傅連賞的醫療服務隊,用土方配製草藥,上年紀的人都願找她。

周恩來自己也瘦得厲害,從外表看像是50歲的人。他的顴骨尖尖地往外突出,挺神氣的胡子也垂了下來。但他腰杆挺得筆直,一派軍人的氣概。好在總司令朱德與他的配合很好。朱德雖然樸實得像個“夥夫班長”,但結實的身材顯示著充沛的精力,他的軍事指揮才能都表現在他那剛毅的臉上。他剛從前線回來,那雙草鞋濺滿了泥漿;在他的背上和臉上滿蒙著灰塵。周恩來在他的身邊坐下。他們和戰士一樣,都頭戴五星軍帽,身穿褪色灰軍衣,腰圍皮帶,腿打綁帶。

這是他們的所謂“司令部”。房子很空,牆上掛著繳來的敵人的軍事地圖。中間一張四方桌,一張小學生上課用的矮桌子,還有幾張南方的矮凳子。旁邊是個門板床,上麵鋪了幾把稻草,周恩來有時蓋條舊毛毯在這躺一躺,沒有枕頭,就墊上一塊磚。

1月2日,他和朱德隨軍出發。5日、6日,在黃獅渡首戰告捷。8日、9日,又在滸灣同敵孫連仲、吳奇偉部展開激戰。這兩戰,俘敵四千,繳槍四千。戰鬥一結束,周恩來就向蘇區中央局建議:主力紅軍北上貴溪一帶,與贛東北的紅十軍密切聯係,待撫州等北線敵軍出動增援或進攻紅軍時,消滅運動中的敵人。

“中央局來電了,不同意我們的構想。”周恩來站起來,把手槍推到屁股後麵去。

朱德不滿地皺起了眉頭,突然轉過身子,握緊了拳頭:“他們是害怕作戰地區離根據地遠了,又怕主力北上後敵人向根據地大舉進攻,他們頂不住!”

“我看咱們先停一下,力爭按我們的想法打。”周恩來果敢而又清晰地說。

“能拖得住嗎?”

“我看夠嗆。”

周恩來的揣測果然不錯。與他的建議相反,臨時中央和蘇區中央局作戰方針的重點是要紅一方麵軍集中全力進攻敵人重兵防守的南豐城,企圖以此來打破敵人的“圍剿”。中央局的電報措詞嚴厲:

我們絕對地要你們在將來關於策略上的問題立即告訴我們,不要拖延過遲!……我們要你們站在一致的路線上,執行上述指示!

“這電報能把活人憋死。”周恩來把電報看了一遍又一遍,“我們原定的計劃有什麼錯?更沒有什麼以為敵人退卻而不進攻的右傾觀念嘛!我再向他們申述。”

周恩來伏下身子草擬電報。朱德呸地唾了一口,急速地轉過身子。他脫去軍帽用手很快擦去大冬天跑出的汗,大聲說:“幹脆叫他們上來指揮算了!”

電報發出去了。到第二天,周恩來點上小油燈,還不見回電。焦急的心情迫使他又發去一封電報,強調:撫河流域敵之兩個較強的“進剿”軍還未組織完備前,我軍能在撫河東岸會合十一軍求得運動戰消滅敵人主力,確比圍攻南豐暴露我軍企圖去打敵增援隊為好……我軍萬分謹慎地弄清敵情,以遲遲進逼的戰略調動敵人,求得運動戰的勝利,決無忽視敵人進攻與截擊的觀念……

還是沒有同意。周恩來托著下巴踱來踱去,又坐到四方桌前:“不行,我還得爭取。”寫畢,周恩來向朱德念著要點:“中央累電催我們攻破城防,與我兩電所陳戰略實有出入。但我終覺消滅敵人尤其主力,是取得堅城的先決條件。敵人被消滅,城雖堅,亦無從圍我,我可大踏步地直入堅城之背後,否則徒損主力,攻堅不下,正中敵人目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