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聖誕之宴,蔣介石不悅(1 / 2)

1940年2月,周恩來從蘇聯治療右臂回國,蘇聯政府派專機將周恩來及隨行人員送到蘭州。

周恩來乘坐的飛機剛剛降落機場,一個國民黨上校軍官已經帶著一批人虎視眈眈地準備登機檢查和進行登記,氣氛驟然緊張起來。周恩來仍然平靜地坐在機艙裏,命隨行的師哲先下去看看。師哲走下舷梯,告訴那位上校:“機上是周恩來先生和他的家眷及隨員。”

那個軍官一聽,頓時腰板一挺,態度大變,馬上聲明:“我是周先生在黃埔時的學生,我對周先生的到來表示歡迎!”

師哲回機艙將這個情況向周恩來彙報後,周恩來才慢慢地走下飛機。那個上校立即趨步上前,舉手敬禮,連連表示他的所有汽車都歸周恩來指揮。

周恩來一行從西安到延安途中,曾在洛川縣城休息了一個晚上。因為勞累了一天,大家都想早些歇息。到半夜11點鍾,洛川的縣長前來拜訪周恩來,他自稱是黃埔的學生,非要見老師不可。因為周恩來已經睡下,他等了好久才見到。在和周恩來的交談中,他回憶了當年在黃埔的情景,為感謝恩師,非要替大家付房錢、飯錢不可,經一再解釋,說錢已經付過了,他談了一個鍾頭,才不無遺憾地告辭。

周恩來從延安重返重慶後,1940年的聖誕節,蔣介石特意邀請周恩來來吃晚飯,說是感謝周恩來在四年前的西安救他一命。他雙手緊握周恩來的手,一向沉默寡言的委員長此時異常激動:“連日來瑣事甚多,情緒不好,本不想見,但因為今天是四年前共患難的日子,故以得見麵談話為好。”

周恩來根據毛澤東25日來電,說道:“項英說顧祝同忽令新四軍改道繁、銅渡江,而李品仙在江北布防堵截,皖南又有國軍暗中包圍之象,這樣一來,新四軍須有兩個月時間,才能分批渡江;皖南軍隊不能包圍,不得阻礙交通,尤其是李品仙的襲擊,還有彈藥和開拔費,也請委員長從速發下。”

蔣介石端起杯子,沒喝,又放下:“你們一定要照那個辦法開到河北,不然我無法命令部下。蘇北事情搞太大了,現在誰聽說了都反對你們。他們很憤慨,我的話他們都不聽了。你要我發餉我發了,軍政部也要發的。我弄得沒有辦法,天天向他們解釋。”

蔣介石說的他們是指何應欽係統和CC派,都是親日派,都指責新四軍“不聽命令”並想以武力解決問題。周恩來對此也很生氣:“這些人抗日抗日,大吹小打,胡宗南全無戰意,其他中央軍可知,如果白崇禧再軟下來,整個軍隊非自己轉彎不可。”

蔣介石力圖使氣氛緩和一點,在稱讚周恩來是他所認識的最有理智的共產黨人之後,又表示:“抗戰四年,現在是有利時機,勝利已有希望,我難道願意內戰嗎?願意弄坍台嗎?現在八路軍、新四軍還不都是我的部下?我為什麼要自相殘殺?就是民國十六年,我們何嚐不覺得痛心?內戰時,一麵打,一麵也很難過。”

蔣介石越說越動感情,掏出手絹擦起眼睛。

周恩來說:“中共誠意擁護抗戰,也擁護委員長。但是實行反共溶共剿共政策,隻能幫助敵偽。如果把新四軍調防河北……”

不容周恩來說完,蔣介石便搶著說:“你說河北太小,其實我為你們著想,在現在的地域爭奪,實在是太小了。要開到河北去,在照劃定的區域,多麼大!在那個地方,你們可以發展,可以實施你們的抱負。現在你們分兵四出,指揮訓練不好,河北也沒弄好,如果集中起來,對內對外都可做得好。現在你們這種做法,簡直連軍閥都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