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黃屏和領事司的同事們來說,現在他們麵臨的這場戰鬥絕對是超級大戰:要從遠在萬裏之外的非洲戰亂之地,將幾萬名隨時處在生死危急之中的同胞接回來……
“怎麼接?”
“什麼時候才能接完?”
“要動員多少人力物力?”
“拖上十天八天,要是死了幾百幾千人咋辦?”
黃屏一說起當時十萬火急、迫在眉睫的危急形勢,語速快得就像連珠炮,臉漲得通紅,情緒格外激動。
必須把同胞接回來!接到咱祖國的土地上!必須讓他們平平安安地回到自己的家!
這是黃屏和領事司同誌們共同的心願,也是他們擲地有聲的誓言。
“2004年6月,中鐵十四局到阿富汗參加援建工作的11名工人被武裝分子襲擊遇難,是我去機場接的。當時看到排得整整齊齊的11口棺材時,我的心痛啊!你想想看,11口棺材哪,那都是我們自己的同胞。接機的遇難者親屬也在現場,他們個個哭得死去活來……這一幕我永遠忘不掉。”淚光在鐵骨錚錚的黃屏的眼眶裏閃動。
“這一回是幾萬同胞啊!他們身處水深火熱的險境,利比亞炮火連綿,槍聲四起,流血衝突和暴力事件每分每秒都在發生。一旦他們被交火雙方當成人質,出現成百上千的傷亡,那可是天大的悲劇啊……”黃屏的嘴唇在顫抖,盡管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年多,他依然激動不已。
“所以,我們外交部、我們領事司的任務,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及早把我們的同胞安全地接回來!”黃屏重重地補了一句,“一個也不能少地全部接回來!”
黃屏深吸了一口氣:昨天楊潔篪外長主持召開緊急會議的情景還曆曆在目--
亞非司司長陳曉東彙報利比亞形勢:“目前的判斷,從利比亞的內部看,卡紮菲高壓統治已經42年了,政治上四麵樹敵,經濟建樹也不多;從外部看,西亞北非政局動蕩來勢凶猛,雖然卡紮菲本人試圖討好西方,但仍被視為異類,必欲除之。利比亞形勢將繼續惡化,很可能變成全麵內戰。”
“我同意曉東的看法,”國際司司長陳旭說,“從我常駐聯合國代表團那邊報來的情況看,西方國家正在醞釀出台有關利比亞的提案,意在整垮卡紮菲。”
“那麼,如果局勢惡化,我們人員撤離會不會受到衝突雙方的阻礙呢?”外交部黨委書記張誌軍提出一個關鍵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