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叢林獵猿(2 / 3)

它們對工具的使用則表明了它們智力的進化,粗重的木棒,簡易的石斧石矛,木質標槍,除去葉子後的堅韌的藤蔓製作的繩索,這些遠古人類在石器時代開始生產和使用的工具,已經被這些獵猿製作並在日常的生活和捕獵活動中使用上了。這些工具的出現保證了它們在提高了狩獵成功率的同時,也能夠更好的保護自身安全,保證整個家族更好更快的繁衍生息。

而且為了保證能夠在攜帶工具的同時還能四肢並用行進,自然的選擇把它們原本隻有保持平衡作用的尾巴,進化成了隻有七十公分左右的更加靈活粗壯的實用型短尾,既能持有工具,又能在行進中利用工具的質量保持平衡。

工具的使用和陷阱的布置,當然還有群居的正確生存模式,既保證了家族在這片充滿著殘酷的叢林中的安全生存,又能夠獲取足夠的食物保證家族能夠正常的繁衍生息,並不斷的發展壯大下去,成為叢林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此刻,整個獵猿家族的成員都在領地小山的山腰洞穴中避雨,那裏也是它們夜晚休息的地方,因為它們基本上已經擺脫了枝葉為床被的風餐露宿的生活了,而且這樣糟糕的天氣也實在不是狩獵的好時候!

借著不時閃現的電光,幽暗的洞穴中,呈現出了大約一百八十道或大或小的身影,其中有將近三分之二是成年的獵猿,這已經是一個大型的獵猿家族了,一般的獵猿家族隻有不到一百名成員,但同時都得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是壯年成員,這樣才能保證整個家族既能有足夠的成員外出狩獵以滿足家族生存的需要,又能有足夠的成員不斷的成長起來,保證家族的延續甚至壯大。

現在這個猿猴家族明顯就是未成年成員比例過大了。為了家族了健康發展,不至於被一些不能健康成長到成年並為家族做出貢獻的幼年成員,這些成員就是要麼先天性有些疾病或殘疾,要麼就是後天生長發育不良或受傷導致殘疾的成員拖累,就必須拋棄這些累贅似的家族成員。這樣的現象並非家族的無情,而是叢林法則的自然選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雖然那些已經進入老年的獵猿同樣不能再給家族帶來什麼食物甚至還在不停的消耗著其他成年成員捕獲的獵物,但它們還是在為家族做著貢獻的,作為家族中的長者,它們更多的時候都呆在居住地附近,在兼顧著居住地安全的同時,還會把它們畢生的生存經驗都傳承下去,教導家族的未成年成員如何辨識無毒的果實,在有同伴生病時去哪裏能找到治病的藥物,如何使用那些工具捕獵或布置陷阱等等。它們是族群傳承的保障。

被拋棄的成員們隻能離開家族,自生自滅,由大自然來進行最殘酷的生存考驗,盡管大家都知道,絕大多數的被考驗者都被無情的淘汰了,而被淘汰的唯一結果就是死亡!

現在,這個獵猿家族就要在這場大雨過後將所謂的累贅成員驅逐出家族領地了,因此此時的洞穴內氣氛是十分沉重的。無論是即將被驅逐的成員還是其他能夠在家族中正常生活的成員都選擇了沉默。

即將被驅逐的成員因為要獨自麵對外麵殘酷的叢林世界而感到恐懼和無助。雖然即將被家族驅逐,但是它們並不會怨恨族群,因為它們知道這是族群繁衍壯大所必須做出的選擇,同時也在短暫的生命中見過不少次了,但凡即將成年卻不是健康茁壯成長起來的,隻能一步步拖累整個家族的成員都會被驅逐!家族隻會將它們撫養到即將成年,並由家族的長者盡量教授各種生存本領。這種現象在它們看來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它們隻能默默地聽著外麵的大雨磅礴的聲響,靜靜的享受家族最後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