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道德經(5)(1 / 3)

【譯文】以無為、清靜之道去治理國家,以奇巧、詭秘的辦法去用兵,以下擾害人民而治理天下。我 怎麼知道是這種情形呢?根據就在於此:天下的禁忌越多,而老百姓就越陷於貧窮;人民的 銳利武器越多,國家就越陷於混亂;人們的技巧越多,邪風怪事就越鬧得厲害;法令越是森 嚴,盜賊就越是不斷地增加。所以有道的聖人說:“我無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靜,人 民就自然富足;我無欲,人民就自然淳樸。”

【原文】其政悶悶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 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⑤。正複為奇,善複為妖⑥。人之迷,其日固久⑦。是 以聖人方而不割⑧,廉而不劌⑨,直而不肆⑩,光而不耀。〓 (第五十八章)

【注釋】①悶悶:昏昏昧昧的狀態,有寬厚的意思。②淳淳: 一本作“沌沌”,淳樸厚道 的意思。③察察:嚴厲、苛刻。④缺缺:狡黠、抱怨、不滿足之意。⑤其無正也:正, 標準、確定;其,指福、禍變換。此句意為:它們並沒有確定的標準。⑥正複為奇,善複 為妖:正,方正、端正;奇,反常、邪;善,善良;妖,邪惡。這句話意為:正的變為邪的 ,善的變成惡的。⑦人之迷,其日固久:人的迷惑於禍、福之門,而不知其循環相生之理 者,其為時日必已久矣(嚴靈峰釋語)。⑧方而不割:方正而不割傷人。⑨廉而不劌:廉 ,銳利;劌,割傷。此句意為:銳利而不傷害人。⑩直而不肆:直率而不放肆。光 而不耀:光亮而不刺眼。

【譯文】政治寬厚清明,人民就淳樸忠誠;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災禍啊,幸福依傍在 它的裏麵;幸福啊,災禍藏伏在它的裏麵。誰能知道究竟是災禍還是幸福呢?它們並沒有 確定的標準。正忽然轉變為邪的,善忽然轉變為惡的,人們的迷惑,由來已久了。因此,有 道的聖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傷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原文】治人事天①,莫若嗇②。夫唯嗇,是謂早服③;早服謂之重積德④;重積德則無不 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⑤,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 長生久視⑥之道。〓(第五十九章)

【注釋】①治人事天: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氣、養 護身心。對“天”的解釋有 兩種,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為保養天賦。②嗇:愛惜、保養。③早服:早為 準備。④重積德:不斷地積德。⑤有國之母:有國,含有保國的意思。母,根本、原則。 ⑥長生久視:長久地維持、長久存在。

【譯文】治理百姓和養護身心,沒有比愛惜精神更為重要的了。愛惜精神,得以能夠做到早做準備; 早做準備,就是不斷地積德;不斷地積德,就沒有什麼不能攻克的;沒有什麼不能 攻克,那就無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備了這種無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擔負治理國家的重任。 有了治理國家的原則和道理,國家就可以長久維持。國運長久,就叫作根深蒂固,符合長久 維持之道。

【原文】治大國,若烹小鮮①,以道蒞②天下,其鬼不神③。非④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⑤,故德交歸焉⑥。〓(第六 十章)

【注釋】①小鮮:小魚。②蒞:臨。③其鬼不神:鬼不起作用 。④非:不僅。⑤兩不相傷:鬼神和聖人不侵越人。⑥故德交歸焉:讓人民享受德的恩澤 。

【譯文】治理大國,好像煎烹小魚(不隨意攪動而是與民休養生息)。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 作用,不僅鬼不起作用,而且鬼 怪的作用傷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傷害不了人,聖人有道也不會傷害人。這樣,鬼神和有道 的聖人都不傷害人,所以,就可以讓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澤。

【原文】大邦①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②。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 ,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③。大邦不過欲兼畜人 ④,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第六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