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三章 朝綱(2 / 3)

幾個門生心中一時都有些惶然了,隱隱感到老師實在批判自己。

魏仁溥道:“你們剛才說國家處於危急存亡之秋,勸我趁勢而起,勸我重整朝綱,要重整朝綱,自然要先執掌朝綱,那究竟執掌朝綱是目的,還是手段?”

“這……這……”

魏仁溥又道:“我現在自然還是有幾分威望的,哪怕我因為上次的事情而請辭,也還未大損我的根基,但這次我若真的再趁勢而起,賣掉我僅存的公信,利用國家混亂的局勢和我自己的威望重新起用掌權,這筆生意,你們說這對我而言,究竟是賺了,還是賠了?”

幾個門生慌得跪伏在地,驚道:“魏師……我……我們錯了!”

魏仁溥哼了一聲說:“這段時間我雖然賦閑,卻是痛定思痛。有許多以前沒想通透的道理,如今卻是想通透了!馮公他錯了!他以為拿到了代萬民言印之後,就真的可以上製天子、下衡百官。可他也不想想,代萬民言印是元帥下令鑄的,元帥他能鑄就能銷,沒有民意基礎的律憲,隨時可以變成一紙空文。一個不能真正‘代萬民言’的大代言,遲早都會成為一個擺設。要想真的抗衡天子,除非他的權力,不是來源於天子的委命,而是來源於萬民的推舉!

“監察台總憲的位置,來源於天子,結果當初我沒有站在天子的立場上替天子考慮,這就錯了;糾評台論憲的位置,按理說應該來源於下民,若我再站錯隊,那就錯上加錯了!而且這次再錯,勢將萬劫不複!

“你們說的對,如今國家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我們是應該挺身而出、趁勢而上的。不過我們這次挺身而出,要拿回來的,不是朝堂的權力,而是民間的公信!”

西山,郭汾這兩日早就憂心忡忡。

因為海防出了問題,竟然讓契丹繞過灤州登了陸!

跟著天津告急!

跟著灤州失守!

再跟著石城失守!

而今天,忽然傳來汾州出事了!

然後徐州又出事了!

更可怕的是,漠北出了叛亂!小石頭怎麼處置還不知道,但耶律阮一舉旗,東漠北和西漠北已經有十七個大小部落響應了!

樞密院又傳來消息,說淮河沿線齊國有異動,華州那邊也有兵馬調動的痕跡顯然劉知遠也在不安分了!

漠北、徐州、汾州和華州的消息,暫時還沒有對外公開,但這種大事肯定瞞不了多久的。現在幽州已經亂象紛紛了,更別說這幾個消息再傳開去,都不知道會引起怎麼樣的動蕩!

所以接到馮道的懇請後,郭汾便要下山,卻被留守西山進侍都尉唐仁義攔住了:“夫人留步!元帥說了,如果燕京有警,請夫人切勿下山!”

郭汾可沒想到他會攔自己,唐仁義雖然才二十來歲,卻也是安西一路跟來的“老人”了,雖無乃兄唐仁孝那般獨當一麵的氣魄,但為人謹慎,作為張邁的近衛這些年從來沒出過差錯,今天怎麼會忽然出格?

“眼下燕東傳警,我正該到幽州去安定一下人心,更別說大代言促請我召開廷議,那是不得不去。”

“夫人如果要召開廷議,請大臣們上山就是。”

郭汾這幾日人已煩躁得很,被他連攔了兩次,不由得發怒道:“小唐,什麼時候你變得沒大沒小起來了?你敢命令我!”

“末將不敢!”唐仁義慌忙道:“但這是元帥的囑咐!”

一聽他提起張邁,郭汾怒火更甚:“囑咐,囑咐!他帶著珊雅,跑到西域去逍遙快活,留下我們母子在此給他拾掇爛攤子!眼下國家將有大變,你們倒好,現在還拘泥他的命令!”

唐仁義道:“正是國家將有大變,末將才必須遵守此令!西山的防禦工事完整,糧餉充裕,器械齊備,末將以一府精兵足以扼守上下通道,賊人就是有十萬大軍擁來,一時之間也休想攻上。”

郭汾道:“你守得住西山,保得了燕京嗎!”

唐仁義道:“末將領到的命令,隻是保護西山,保護夫人與公子,燕京的事情,與末將無關。”

郭汾一時氣急:“你!”跟著想到了什麼,問道:“元帥離開之前,還交代了什麼?”

“沒什麼了,”唐仁義說:“就隻有萬一有變,保護好夫人一事。”

郭汾哼了一聲,道:“那他可有給過你免死金牌?”

唐仁義一愕:“免死金牌?我們大唐有這東西?”

“當然沒這東西!”郭汾怒道:“所以你若在阻我,我就以違抗君令斬了你!再換一個近侍都尉來!”

唐仁義道:“換了一個人,也是這道命令!”

郭汾怒道:“那就不換人了,我自己來領兵!區區一千來人,我還掌管不過來?野戰也好,守山也罷,我未必不如你們男人!”

郭汾畢竟不是長於深宮的後妃,發起衝冠之怒來就是張邁也未必擋得住,何況唐仁義?她吩咐唐仁義守好西山,自己換了戎裝,領了二十女兵,一百精騎,就要下山。

唐仁義再勸,郭汾冷笑道:“別說現在幽州附近隻是有一些流寇,就算真的有契丹大軍開到,我也能殺回來!要你來擔心!”

一百二十騎,女的紅纓男的明甲,下了西山,開入了幽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