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用嘴巴改變命運——除了膚色,你也能成為“奧巴馬”(1)(1 / 3)

當今社會,一個人的成功,僅僅有15%取決於技術知識,而其餘的85%則取決於人際關係及有效說話等軟本領。

——美國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

在哈佛,“會說話”比“多說話”更重要。

課前預習。

事業的成功與失敗,往往決定於某一次談話。畢業於哈佛大學的本傑明·富蘭克林在他的自傳中寫有這樣一段話:

“我曾用一張美德檢查表來約束自己。起初,表上隻列著12種美德。後來,有一個朋友告訴我,我有些驕傲,這種驕傲,常在談話中表現出來,使人覺得盛氣淩人。於是我立刻注意這位友人給我的忠告,我相信這樣足以影響我的前途。然後我在表上特別列上虛心一項,我決定竭力避免說出一切直接觸犯別人感情的話,甚至禁止自己使用一切確定的詞句,像‘當然’、‘一定’……而以‘也許’、‘我想’、‘仿佛’……來代替。”

說話和事業的進展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出言不慎,跟別人爭辯,將不會獲得別人的同情、合作與幫助。所以,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必須具有能夠應付一切的口才。

課堂指導。

美國人類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麥爾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每一棵樹都能結出好果子來,語言也是樹,怎樣開花結果,怎樣澆灌施肥,這都不是容易的事。當好你語言的園丁吧,別讓它丟你的臉。”

一棵小樹苗,離開了它根植的沃土,沒有了養分,就會幹枯、凋零。而語言這棵小樹,根植在思想、知識、能力、勇氣、毅力的泥土中,等待我們耐心而細致地嗬護它,培育它。如果不能使它順利地吸收這些養分,那麼它永遠也長不成參天大樹。

富蘭克林就是一位稱職的園丁,他悉心地澆灌語言這棵樹,使它開花結果,為自己創造事業上的輝煌。富蘭克林還時刻約束自己,提醒自己在與人交談時,應該注意表達要點。他以一種認真而謹慎的態度對待自己的語言能力,因為他堅信“說話和事業的進展有很大的關係”。

的確,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與其他人說話、交流,在這個過程中,能看出一個人說話功力的“深淺”。嘴笨不僅會讓人丟盡麵子,在某種特殊時刻,嘴笨甚至會使人喪命。

有位美國政界要人說過,口才的能力比外語知識和哈佛大學的文憑更為重要。

在現代社會,人離不開語言,猶如魚離不開水。說話看似簡單,兩片嘴唇一碰,語言便產生了,但要把話說得有水平、有說服力卻不那麼簡單,而要做到口吐蓮花、能言善辯、巧舌如簧、打動人心就更加不容易了。

哈佛人信奉這樣一個真理,是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的成功,僅僅有15%取決於技術知識,而其餘的85%則取決於人際關係及有效說話等軟本領。”一個人能不能取得成功,取決於他會不會說話,所以,掌握說話的藝術是現代人成功的必備條件之一。在哈佛,累積知識不是最重要的,學會與人溝通才是最主要的課題。

找工作要說話,結交朋友要說話,說服別人與自己合作要說話,想要影響別人也要說話,說話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人脈和前途。社交上得心應手、求職時輕鬆過關、推銷的業績倍增、職位的直線上升、談判時無往不利,都有賴於一張會說話的嘴。有的人不是得罪朋友,就是耽誤生意,再不然就是家庭不幸福,大多數是由於他們拙於言辭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