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用嘴巴改變命運——除了膚色,你也能成為“奧巴馬”(1)(2 / 3)

說話能力體現出一個人的內涵、素質。一個說話講究藝術、講究技巧的人,常常是說理切、舉事賅、擇辭精、喻世明;輕重有度、褒貶有節、進退遊刃有餘;可以體現出個人的雄才大略,更能提高個人的社會地位。因而,一個人能否把話說得有魅力,對其人生的成敗是非常重要的。

哈佛商學院更像是口才精英聚集地。

課前預習。

哈佛商學院MBA職業發展規劃的兩位主任蒂莫西·巴特勒和詹姆斯·沃爾德浦都是心理學博士,從20世紀80年代起,他們就開始幫助數以千計的MBA學生做出職業選擇。

他們還共同推出了中文圖書《別和成功擦肩而過:職場精明人的12種缺陷》。在書中,他們根據20多年的調查研究,歸納出12種阻礙成功的行為模式,並對這些行為模式進行了心理分析,提出了克服對策。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就是情感上的“音盲”,即不善於與別人打交道。

課堂指導。

哈佛高手雲集,是全球知名的多種領域的教學及研究中心,更是美國政府製定國內外政治、軍事、外交政策的智囊團。哈佛大學的學生來自美國各地以及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校內各種學術流派十分活躍,所以,哈佛大學被譽為全球“精英學生”的聚集地。

每一所學校都是一個小社會,像哈佛這樣的精英院校就是美國甚至世界精英社會的一個縮影,因此,哈佛學生的入學標準能夠有效地反應上流社會的價值取向。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入學時的條件就代表了當時哈佛大學的理想招生標準:出身於新英格蘭地區WASP(信奉新教的盎格魯—撒克遜白人)世家,從小在私立貴族學校學習,所以,25歲的羅斯福很順利地通過申請進入哈佛。在哈佛的日子裏,他不僅努力學習,還關注課外活動和社交生活,熱衷於進入學校的報社、參加一些秘密俱樂部。他通過這些鍛煉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打造不凡的口才,建立起廣泛的人脈以及社會影響力。羅斯福總統在哈佛的經曆是每個哈佛人的求學縮影。

哈佛MBA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上最熱門、最有價值的學科之一,不僅由於它是全美商學院中最難申請的,更重要的是一百多年來,哈佛累積的案例教育文化以及它為學生搭建的巨大商業合作網絡。麵對這些珍貴的資源,如何與其建立起連接,並有效運用,關鍵在於是否能與不同的人進行有效的溝通。

正如哈佛商學院MBA職業發展規劃的兩位主任所強調的那樣,不善於交流這種情感上的“音盲”是事業發展的障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事業不需要語言的溝通。

很多成功人士都有這樣的共識:口才決定人脈,人脈決定機遇。口才卓越的人,人脈就廣博;人脈越豐富,資源就越多,成功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正如一位哈佛商學院的教授所說,哈佛為其畢業生提供了兩大工具:一個是對全局的綜合分析與判斷的能力;另一個是哈佛大學提供給學生的強大的、遍布全球的4萬多的校友網絡,在全美國乃至全世界各個行業都能提供寶貴的信息和資源。如果想有效利用這些信息、得到這些資源,就要擁有足夠的影響力與吸引人的口才。

無論是在商貿談判、產品銷售、技術引進、公共關係中,還是進行思想教育、組織生產和經濟活動中,口才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企業高層都把提高員工講話能力作為擴大生產的一種手段,因為口才也是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