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駕馭情緒,始於心理調控。
凡成大事者,不是讓情緒駕馭自己,而是自己駕馭情緒,成為情緒的主人。例如,他們抑製衝動、避免爭論、善聽批評、開放胸懷、不讓不滿情緒外露等。這些控製情緒的習慣,看起來不起眼,實則是說話溝通中不可缺少的。
在任何場合,我們都有可能遇到不順心的事,甚至是受到羞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持克製,然後再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抓住有利時機進行反擊。
要想維護自己的利益,僅僅憤怒是沒用的,應該經由理性思維找出更好的應對招數或策略。當一個人對自己有了正確的、全麵的了解時,他也能以一種理性的方式去思考別人和周圍的事物。環境的突變、事件的突發,他都能理智分析,泰然處之。理性的人善於控製自己,能夠很快適應周圍的人,由於他們的自控能力,別人會更加尊重他們。
2.運用多種方法,科學地調控心理。
(1)深呼吸。
深呼吸可緩解緊張情緒,使急促的氣息得到調整。深吸一口氣,摸摸你的喉嚨,感覺一下頸部的肌肉有多緊張,此時再屏氣。關鍵是呼氣而不是吸氣,呼氣時要徐徐地發出“嘶”聲,穩定持續地呼氣,並收縮腹部三角區的肌肉,借此緩衝、平靜一下劇烈的心跳和急促的呼吸。當你吐完氣時,放鬆肌肉,然後輕輕吸氣。
(2)心理誘導。
心理誘導法是用含蓄的暗示方法對人心理和行動產生影響,給大腦以興奮地刺激。這種心理影響表現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為或接受一定的意見或信念,樹立必勝的信心,克服一切不利因素。
無論是自我暗示還是他人暗示,進行心理誘導時,切忌用消極暗示,諸如“別慌”、“別緊張”等暗示,這些暗示可能會引起不良反應,增加心理負擔。所以應當盡量避免去想可能使自己不安的反麵刺激,不斷鼓勵自己,給自己打氣。要用積極的暗示,如“我一定能成功”、“我狀態很好”、“我會順利”等,這些積極的暗示對心理誘導影響很大,一定的目標和意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製自己的情緒,克服緊張情緒的不良影響。
(3)自我調控。
自我心理調適是運用心理學的原則和方法來自我調整心理失常的感覺、認識、情緒、性格、態度和行為,使失調的大腦神經機能得以恢複,從而使自己異常的情緒和行為得到減輕和消除。心理學家認為一個有成就的人應該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有強健的體魄;
有大無畏的精神;
對未來充滿希望;
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懂得運用自信心;
願意與家人分享自己的成就;
願意以博愛精神去工作;
胸襟開闊,能容人容物;
有良好的自律性;
有了解他人和世事的智慧;
享有寧靜充裕的生活。
以上成功者所必備的特征中,除了第一和第十二兩條以外,其餘十條均是從個體心理和人格角度來確定的。因此,我們不難發現,努力完善人格是個性能否發展的根本,而事業的成功隻是完善人格的結果。心理學家提出的成功者必備的十二個條件,應該成為我們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塑造完善個性,造就成熟人格的準則。
哈佛心理學教授維托說:“沒有一個成功的人是不會控製自己的情緒的,因為在成功人士的眼中,不會控製情緒的人跟野獸沒什麼區別,隻知道咆哮。”可見,控製情緒是現代人進行人際溝通交流的最基本的要求。
電話,不僅可以傳話,還能傳達感情。
課前預習。
電話銷售人員史密斯:“您好,我是XX招聘網站的XX,貴公司已成為我們網站的普通會員,購買了發布招聘信息的功能,對吧?”
客戶:“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