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沉穩——固守內心的力量(1)(1 / 3)

第一節 管住那張並不討好的嘴

在哈佛校園裏,不見華服,不見濃妝,更看不見閑散的身影,看到的隻有求知的腳步和人們在知識和真理麵前的謙卑。哈佛沒有高樓大廈,即使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校園裏也隻不過有一個不起眼的停車位。而哈佛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100座圖書館,和從其中走出的一個個像圖書館一樣有著豐富學識的人。哈佛或者哈佛人都不需要任何包裝,但他們卻有著不可悍動的強大。

真正強大的人,其強大並非表現在外表,而是在內心,沉穩、謙卑、堅定的內在力量才是真正的強大。所以,做人做事一定要沉得住氣,穩得住身心,扛得住打擊——這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應具有的基本氣質。

一次,一位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對他的學生說:“要想好好控製住腦子的反應,你不能不隨時注意自己身心所處的狀態。身處積極的狀態,會激發出你的巨大潛能,而身處消極狀態,就永遠別想有發揮潛能的一天。”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越是弱小的人越愛嘮叨和抱怨,這種長期的行為使其處於消極狀態之中,不僅埋沒了他的潛能,更使他自身的氣質受到了嚴重的挫傷。

抱怨就如同弱者的標簽一般,凡是身上有這一標誌的人,往往都會被痛苦和失意纏身,原因很簡單,一座芳香撲鼻的花園會引來蜂蝶無數,而一條臭味遍布的水溝隻會招來毒蟲惡鳥。

⊙打造一個強者的氣質

記得在一次歐冠中,阿森納被巴塞羅那淘汰,以零射創下了歐冠曆史的記錄。事後證明阿森納曾遭遇不公紅牌的對待,然而英國《太陽報》卻指出,強者氣質的欠缺是其團隊一再重蹈覆轍的根本原因。

什麼是強者的氣質呢?它是指一種無論何時何境都能表現出壓倒性強勢的胸懷和氣度。擁有強者氣質的人是永遠不會抱怨的人,更不是因為小事斤斤計較的人。一支處處抱怨、不求上進的團隊永遠不會獲勝,同樣,一個處處抱怨、不肯做出實際努力的人也不會得到認可。

假如當年中國紅軍不克服重重困境矢誌不渝,而是抱怨環境差、條件差、裝備差,怎麼可能取得八年抗戰的勝利?假如曾經馬雲不是咬著牙堅持著把阿裏巴巴建起來,哪裏會有現在的“馬氏帝國”?什麼叫強者?這就是強者。作為強者,他的首要素養就是不抱怨,即便環境艱苦,即便條件惡劣,他也能堅持著把任務完成,把工作做好,做到了這一點,他就是一個具備強者氣質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一方麵每天都在抱怨上天的不公,一方麵又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而這正是哈佛人所痛斥的。很多哈佛人都用自己的行動證實了自己的強大,例如比爾·蓋茨,他正是運用自己獨立、博愛的胸懷,克服重重困難和不公,最終建立了自己的商業大廈,為全人類的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人人都說做事難,創業難,可是他卻站在了世界之巔,這才是真正的強者,這才是真正具備強者氣質的人。

⊙管住嘮叨抱怨,自然透出強者氣質

有一篇童話《老頭子總是不錯的》,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對老夫婦想把家裏的馬拉到市場上去換更有用的東西。老頭於是牽著馬來到集市,他先是用馬和別人換了一頭牛,又用牛換了一隻羊,又用羊換了一隻鵝,再用這隻鵝換了一隻母雞。後來,他看到有人在賣蘋果,就用這隻雞換了別人的一袋子爛蘋果。

老太太見老頭子扛著一袋子蘋果回來了,很高興,忙問他累不累,渴不渴,還讓老頭子講講趕集的過程。老頭子就把事件的整個過程告訴了老太太。每當他講到自己拿一種東西換了另一種東西時,老太太都很高興:“哦,我們有牛奶了”;“羊奶也好喝啊”;“鵝毛多好啊”;“我們有雞蛋吃了”。最後,當老頭子說到自己換了一袋子爛蘋果時,她說:“我們今晚就可以吃蘋果派了。”

或許你會覺得這對老夫婦真夠傻的,尤其老太太居然沒有表示任何的不滿和指責,甚至對老頭子拿一匹馬換來一袋子爛蘋果的事讚不絕口,這恐怕更是常人不敢想象和模仿的行為。

其實,這位老太太的行為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不抱怨、不生氣的態度。生活中,我們總是遇到很多麻煩,有些會讓我們看不過眼,產生不滿,此時我們發表意見或者發發牢騷,這都可以理解,但是要注意把握好方式和度。如果麵對眼下的不順隻是一味抱怨,卻不去思索更好的解決之道,那麼你的抱怨隻是徒勞無功,隻會讓自己的處境更糟糕。

在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三位總統中,有這樣與眾不同的一位,他坐在輪椅上帶領美利堅這艘巨輪度過經濟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巨大考驗,他就是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同時他也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一位連任四屆的總統。

在政治事業一帆風順的時候,羅斯福卻染上了可怕的脊髓灰質炎,一個健康了39年的人突然成了生活無法自理的殘疾人,這對他的政治生涯和生活都是滅頂般的災難。然而,他很清楚自己眼下的局勢:要麼,退出政壇;要麼,正視現實,與困境較量,哪怕這是場毫無把握的戰爭。羅斯福選擇了後者,他不僅絲毫沒有抱怨,甚至非常樂觀地對朋友說:“幾個星期後,我就可以用拐杖走路了。大夫說我明年就可以完全不瘸不拐地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