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哈佛的案例教學法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獨特魅力。這種教學法首先仿照法律工作中立案的形式,把現實世界中真實的商業情景加以典型化處理,形成供學員分析和決斷的案例,然後圍繞一定的教學目的,讓學員對其進行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從而使他們置身於現實世界當中。所以,哈佛的學員都在竭力地參與商業問題的討論,而從不刻板地背誦教條;在課前、課上和課後評估商業背景,不斷思考新點子,直到想出解決商業問題的最佳方法。實際上,在積極思考的過程中,他們已經形成了一種付諸行動的習慣:迅速掌握商業知識、技能和法則是不夠的,還必須運用這些商業知識、技能和法則。一旦他們跟十幾個、二十幾個甚至是上百個案例鬥智鬥勇之後,其思維方式就會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並開始以全新的視角來解決商業問題。哈佛的案例教學法與商業實踐是如此契合,以至於20世紀20年代實施以來,便逐漸取代傳統的講座教學法而受到廣大學員的普遍歡迎。
在介紹和闡釋哈佛的足以改變世界的先進商業知識、技能和法則時,我們自然希望能夠使用案例教學法來使一些枯燥的理論問題變得既生動活潑又富於實踐性。因此,在本書的較大篇幅中,一些經典商業案例的細節將被一一列舉出來。這些細節有的可能非常重要,而有的可能沒有那麼重要,但不管重要與否,隻要它們屬於商業曆史的一部分,我們就有必要以或詳細或簡略的敘述讓它們所涉及的商業問題展現在讀者麵前。因為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使讀者設身處地地把自己當成這些商業故事中的主人公,並對這些商業故事中所提到的“千鈞一發”的狀況有所思考,進而使自己在遇到類似的商業問題時不為壓力所擊垮。當然,對這些商業故事中所提到的那些“千鈞一發”的狀況,當事人可能已經給出了答案,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想幫助讀者在積極的思考中培養自己付諸行動的習慣,從而能夠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方法駕輕就熟地解決諸如此類的棘手的商業問題。
在介紹和闡釋哈佛的足以改變世界的先進商業知識、技能和法則的同時,我們也對哈佛商業精英進行了一番梳理和分析。縱覽哈佛商業精英,他們的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他們大都異常熱愛市場交易,從小就有創業的夢想和衝動,並且希望成為為人所敬仰的商業領袖;他們大都活力十足,勤奮努力,並善於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資源,在看似平淡無奇之處發掘機會;他們大都擁有廣泛的人脈資源,並且敢於和各種各樣的人交往;他們大都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總喜歡問“是否有另外一種可能”之類的問題,並勇於嚐試和冒險;他們大都是創業的“慣犯”,盡管一再遭受打擊,但仍能一次又一次地從原地爬起來。此外,他們大都具有嫻熟的推銷技巧,能夠看清事物的本來麵目,預見未來的商業發展趨勢。
這些聽起來似乎很玄妙,但其實不然。當他們把渴望成功的種子深埋心底,並努力通過學習和實踐將經驗和智慧共同作用於有成長空間的商業領域時,奇跡就有可能發生。埃貢·讚德是世界三大獵頭公司之一“億康先達”的創始人,同時也是哈佛商學院2002年“傑出校友獎”的獲得者。之所以能夠獲得哈佛商學院的這一最高榮譽,是因為他不僅通過努力證明自己的確堪稱楷模,而且還極大地鼓舞了那些期望未來對商界和社會產生影響的有誌之士。那麼,這位值得崇敬的商業領袖是怎樣成功的呢?首先,先天因素是有的:讚德不僅相貌英俊、身材高大,而且思維敏捷、智商很高;同時,讚德還能充分了解自己,他不僅樂觀開朗、為人正直,而且對於自己認定的目標能夠高度投入,並且積極主動地努力。但僅僅具備這些條件,他是無法獲得卓越的商業成就的。所以,除了利用好自己天賦的才能之外,渴望成功的讚德還一直努力進行自我教育和能力培養。雖然1956年從哈佛商學院拿到MBA學位後便結束了正式教育,但他一直堅持學習,不僅通過閱讀汲取商業知識,而且善於從身邊的人那裏總結經驗教訓,從而真正做到了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當然,學習是一方麵,真正的學以致用是另一方麵。為了探索切實有效的工作機製和工作方法,讚德總是每周工作6天,不僅經常加班,而且希望對每個會議、每項重大活動、每次演講都進行充分而細致的準備。這些努力必定讓讚德在商場中如魚得水,於是他先從律師業轉到廣告業,又從廣告業轉到獵頭業,並在獵頭業達到了事業的巔峰。事實上,正是他以其遠見卓識創辦了自己的獵頭公司,並將這一全新行業推廣到了全世界,從而催生了這個行業的獨特規則和高標準、嚴要求的專業精神。讚德隻不過是哈佛商業精英的一個縮影,他的經曆在每一個哈佛商業精英的身上幾乎都能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