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教會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1 / 2)

生活,是腳踏在大地上不得不一生相伴的東西;生活,並不是呼吸,而是活動,那就是要使用我們的器官、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們感到我們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因此,孩子獨立前你必須教會他學會生活,並且熱愛生活。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對於孩子來說當然也不例外,父母應該特別注意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如果孩子的成績上去了,卻不能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那將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更何況,沒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孩子又怎能有充沛的精力和高效的大腦去投入到學習中呢?因此,父母要在生活的各個方麵給予孩子關注,讓孩子不能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好身體是成功的前提

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方式很多,如:叮囑、寵愛,不讓做家務,在學習上嚴格要求,給予孩子物質上的滿足,父母通常以為這樣自己就把一切給了孩子,卻不知道,最重要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的身體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基礎,使孩子在重壓下更有抵抗力和動力。

蘇東坡在詩中曾經這麼說過:“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就道出了一個普通家長希望孩子健康的心聲。對於家長來說,孩子是我們的一切,這句話就是真理。孩子從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真是不容易。家長都期盼孩子聰明、學習好,其實最最重要的是孩子身體健康。

現代社會的生活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感到身體不適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大程度上這是生活起居不規律造成的。不良生活習慣持續損害人體的組織器官,人體的自愈係統便忙得無暇休息,最終身體也累垮了,生病是自然的事情。可見,擁有健康的體魄是多麼重要,家庭教育中,家長就要清楚地知道,身體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資本,更是成功的前提。

如果把身體比喻成彈簧,那勞累就是外力。當外力過大或者作用時間過長,彈簧就會永遠失去彈性。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孩子會承受不起。所以家長也不要過度地要求孩子在學習上要多麼刻苦,把所有的時間塞得滿滿當當,而不顧及孩子身體的承受能力。否則當孩子身體內部失衡的時候,他就會感覺渾身乏力、頭暈眼花,沒有心力專注於學習。畢竟真正的教育是要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不注意孩子的身體而帶來很大危害的例子。

拉瑪努金是20世紀國際數學界公認的數學奇才。他在30多歲時因肺病去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兒時貧困,身體基礎沒有打好。他在獲得大數學家哈代的幫助前往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期間,總是自己弄飯吃,並常常因為做飯麻煩和沉迷於研究忘記吃飯,致使他的身體越來越弱,患上當時無法醫治的肺病,身體每況愈下,也使他喪失了在學術上繼續研究的資本。

由此可見,自己的身體要懂得加倍愛惜,如果稍加注意,最終好身體會幫助自己獲得成功。

作為父母,在適當的時候要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著名物理學家玻爾年輕的時候,經過父親的勸說,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了。

玻爾從小就對科學癡迷,經常晚上一兩點鍾還不肯結束實驗,一味埋頭研究而不懂得休息和鍛煉。他的父親認為這是絕不可取的,作為一個要想把畢生獻身於科學事業的人,必須懂得休息、娛樂和鍛煉。因此,父親找他深談了幾次,一定要他改變這樣的生活方式。並且告訴他:如果繼續這樣做將失去健康,而失去健康則意味著失去工作的權利!後來,玻爾聽取了父親的意見,很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這也為他以後的實驗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使得他在物理學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現在的孩子也是一樣,如果孩子在學習時,出現過度疲勞、身體不適的情況,家長仍然以透支孩子的健康來提高孩子的成績,那就不可取了。父母要讓孩子了解到,好身體才是做大事的前提,才會在以後的人生裏有資本去享受成功帶來的樂趣。

告訴孩子:好身體是成功的前提。

作為父母,應該及時讓孩子知道,好身體是最重要的。保持身體健康,才是正確的選擇。這裏需要特別指出的一點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最大因素在於生活有規律。那些長壽者幾乎全部都是生活有規律的人,所以家長要讓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學習規律。

告訴孩子:加強身體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