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教會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2 / 2)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讓孩子加強鍛煉,增強體魄,為孩子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還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健康,為孩子成長儲備力量;此外,關注孩子的作息時間和飲食習慣、讓孩子參加必要的課外活動、帶孩子進行健康檢查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飲食決定身體的好壞

合理的營養結構是健康的物質基礎,平衡膳食是造就合理的營養結構的途徑。孩子的身體發育迅速,需要吸取許多營養物質,因此引導孩子養成良好而又衛生的飲食習慣,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研究表明,孩子挑食、偏食都是非常不良的習慣,對生長發育極不利。挑食會導致某些營養物質的攝入不足或過量,造成體質虛弱、抵抗力差,容易生病或是過度肥胖,嚴重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有些家長會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吃飯,邊吃邊玩,一頓飯要追著喂很長時間。家長勸說半天,孩子照樣不好好吃,或者挑食厭食。不少家庭為此傷透了腦筋,什麼哄騙、威逼、利誘、打罵的手段都用上了,但效果並不明顯。

李蜜最喜歡到奶奶家了,奶奶會給李蜜做好多好吃的東西,又是肉又是菜地張羅一桌子。可李蜜呢,就喜歡吃肉,蔬菜連看都不看一眼,和肉炒在一起的蔬菜也會被李蜜挑出來。

看見李蜜不吃菜,奶奶給李蜜夾了一塊胡蘿卜:“怎麼能不吃菜呢?吃一口胡蘿卜吧,它可有營養了!”李蜜正啃著大排骨,哪會吃奶奶給的胡蘿卜,她一邊啃排骨,一邊斷斷續續地對奶奶說:“我不吃胡蘿卜,我就吃肉!”看著李蜜那副貪吃的模樣,奶奶無奈地搖搖頭:“這孩子……”

李蜜就是個愛挑食的孩子,隻吃肉不吃菜,時間久了,就很容易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對於李蜜愛挑食的壞習慣,奶奶也隻是無奈地搖搖頭,沒有及時采用合適的方法對其進行正麵教導。當然,這一方麵是由於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而另一方麵也反映了家長培養孩子飲食習慣意識的淡薄。

飲食習慣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影響,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保證健康的重要措施。作為家長,不能忽視孩子的飲食健康,父母要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適應生理狀況和工作需要。最好的分配比例應該是3:4:3。如果一天吃1斤糧食的話,早晚各吃3兩,中午吃4兩比較合適。葷食與素食適當搭配,取長補短,才有利於健康。葷食中蛋白質、鈣、磷及脂溶性維生素優於素食;而素食中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纖維素又優於葷食。單吃一種食物,不管吃的數量多大,營養如何豐富,也不能維持人體的健康。

作為家長,應該改變自己的意識,抓住適當的機會,告訴孩子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會獲得人生的一大成功。孩子飲食的習慣不能被忽視。

教會孩子:吃多樣化食物,挑食、偏食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

作為家長,要引導孩子吃多樣化食物,不讓其挑食、偏食。世上沒有哪一種食物可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因此必須吃多樣化食物,任何挑食、偏食都會妨礙孩子獲得全麵的營養。如果有些孩子僅僅對個別食物有所挑剔,家長可選擇類似食物代替,但孩子有嚴重的挑食、偏食行為,家長則必須予以糾正。

告訴孩子:文明用餐,不要在用餐時看電視、看書、玩耍或大聲交談。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學會文明用餐,不要在用餐時看電視、看書、玩耍或大聲交談,就餐環境要安靜,培養細嚼慢咽的習慣,輕鬆舒緩的音樂有利於人們保持愉快的情緒。父母可在餐桌上結合菜肴講些促進孩子食欲的話,或介紹營養知識。餐桌不是糾正孩子不良飲食習慣的場所,應加強平時的教育,不要在就餐時訓斥孩子。

告訴孩子:飲食健康才能漂亮。

健康的飲食能培養出健康的人,吃飯不注意,就很難長成身材漂亮、頭腦聰明的人。把不挑食和孩子自身所注重的目標結合起來,並舉合適的例子來證明,他就會比較容易接受這些道理。

人的身體猶如一台機器,是否善於保養,對它的性能和壽命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很多孩子隻知道學習書本知識,卻不知道保養身體這個基本常識。其實這對孩子的成長危害極大,因此,學會照顧好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