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教會孩子——花錢必須自己掙(2 / 2)

告訴孩子:自己掙錢購買需要的東西。

如果孩子需要一樣東西,父母總能給孩子錢去買,讓孩子輕易就獲得了。那麼下一次,孩子還是會伸手要錢,從而也不知道珍惜金錢。因此,讓孩子學著自己掙錢去購買想要的東西,他才會體會到掙錢是不容易的。

勞動才能獲得財富

天上不會掉餡餅,永遠不要幻想不勞而獲,唯有勞動,才能讓我們獲得財富。從小要給孩子灌輸這種思想,這樣不僅能夠很快地促使他經濟獨立,而且還會使他的心理更早地成熟起來。

曾連續兩年排名“財富500強”首位的沃爾頓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可誰能想到,身為這樣一個公司的董事長山姆·沃爾頓,竟會叫自己的孩子從小時候起就開始為自己掙零花錢。

在孩子們很小時,老沃爾頓的4個孩子就都開始給父親打工,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他們跪在商店裏擦地板,幫忙修補倉庫的房頂,晚上幫助裝卸簡單的貨物。父親按照他們的勞動量,根據一般的工人標準付給他們“工資”。人們常說:對富孩子的教育,要比對窮孩子的教育難得多。因為這些孩子從小生長在黃金窩裏,他們並不理解金錢來之不易。

現在,我們的孩子大多衣食無憂,作為父母,我們更應從小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理財教育。而“要花錢,自己掙”正是身為父母的我們,要教給孩子的第一個“理財之道”。

美國孩子經常從父母那裏聽到的口號是:“要花錢,自己掙!”許多兒童通過修剪草皮或照看小孩等工作掙錢,不僅有了勞動的體驗,而且對金錢的價值也理解得更深了一些。中國並不缺口號,“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意義絕不遜色於美國的“要花錢,自己掙”。但是,中國父母們所缺乏的,往往是實施這些口號的勇氣。

生活中並不缺少讓孩子自己賺取零用錢的機會,孩子們也並不缺少勇氣和力氣,他們隻需要來自父母的一點點正確“引導”。一個日本的小男孩家境很好,可是父母給他的零用錢卻很少,因為父母總是告訴他,賺錢要靠自己付出勞動,因為他現在什麼都不能幹,所以零花錢自然就少。有一天,媽媽對他說:“兒子,你不是想有更多的零用錢嗎?你可以試試這個辦法。”“什麼辦法?”小男孩急切地問。“我們這裏的垃圾箱裏有很多的飲料瓶,你可以撿來賣啊。”

從此以後,小男孩就利用空閑的時間去撿飲料瓶,有時還到鄰居家上門收購。靠著賣飲料瓶,小男孩已經掙到了一筆小錢。

很多父母可能會想:家裏並不缺少這點錢,我才不會讓孩子幹這麼“沒麵子”的工作。持有此類想法的父母需要反省了,難道教育一個孩子從小熱愛勞動,懂得用自己的付出去換取收獲,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嗎?在此,父母應該知道,人為地扼殺孩子賺錢的想法,無異於在孩子的一生中播下了“無能”的種子。

作為父母,要在生活中尋找機會,適當地去引導小男子漢樹立“要花錢,自己掙”的思想意識。一位媽媽介紹了這樣一種教育孩子自己賺錢的好方法,通過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倒垃圾、掃地、擦桌子這些都可以掙到錢。當孩子感覺很累提出少出力氣多掙錢的問題時,就告訴他用腦力賺錢,給家裏提個好建議並被采用,就給體力勞動3倍的工資。結果兒子的建議非常多,並且確實提出了許多好建議。現在孩子上三年級了,在零用錢方麵,一直對他采取按勞取酬的政策。現在孩子不僅愛勞動,還變得很愛動腦筋,“鬼點子”一直向外冒。“要花錢,自己掙”,做父母的必須對你的孩子從小就灌輸這種思想。這樣不僅能夠很快地促使他經濟獨立,而且還會使他的心理更早地成熟起來。

告訴孩子:勞動才能致富。

父母在理財方麵要讓孩子懂得,必須通過勞動才能致富。如果一個孩子,連勞動都不願意,那麼長大後,他還會做什麼呢?錢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取的,沒有勞動就沒有財富的來源。

告訴孩子:做點小生意。

父母要積極地鼓勵孩子做“生意”。孩子越早掌握一種本領,他成功的概率往往會越大。在商務飛速發展的今天,父母用一定的經濟知識充實孩子的頭腦是完全有必要的。所以,父母不妨鼓勵你的孩子做點小生意,賣自己的勞動、賣自己的點子,或者把自己小時候的玩具、小人書賣給更需要的小朋友,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讓孩子認識到勞動的意義,並且為孩子創造機會,使孩子從實戰中獲得鍛煉,明白獲得金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要通過勞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