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海盜的起源(1)(3 / 3)

西裏西亞海盜的主要虜獲物是金錢,通常是向被他們抓住的富豪收取贖金,並通過許諾不攻擊一些港口城市和海濱城市來敲詐保護費。有趣的是,連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凱撒大帝,也曾經成為西裏西亞海盜的俘虜。

在付出50塔蘭特贖金後,年僅25歲的凱撒被釋放。倍感屈辱的凱撒在第二天就展開了他的報複行動,很快地指揮軍隊消滅了這夥海盜,所有的海盜頭目被割喉後釘在了十字架上,而那些普通海盜則被絞死。從此,海盜成為羅馬帝國的死敵。

羅馬派遣普布利·謝爾維利統率一支艦隊去剿滅西裏西亞海盜,但沒有成功。因為海盜們的帆槳船通常要比羅馬軍隊的艦船機動靈活得多,羅馬的艦隊還沒靠近,海盜們已經很快地逃走了。當軍艦消失在海平線上,逃脫的西裏西亞海盜們又會重新出現在羅馬人的水上交通線上,繼續劫掠船隻和財富。

北歐海盜公元3世紀以後,由於羅馬頻繁的發動與周邊國家的戰爭,導致了本國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羅馬軍隊根本無暇顧及那些擅長逃跑的海盜,這就為海盜事業的繁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羅馬帝國的和平年代一去不複返了,海盜的身影又重新活躍在地中海地區。當羅馬帝國瓦解之後,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維京人(北歐海盜)成為掌握權力的海盜。

從公元8世紀末起,長達三個世紀的遠征,維京人使整個歐洲都為之戰栗,成為中世紀初期的統治者。他們被稱為詩人、說故事者、殘酷的征服者、探險者、掠奪者和野蠻人。他們建立了史無前例的精銳船隊。在他們去掠奪其他船隻時,龍頭戰艦在海麵行駛時既可借助帆和風,又可借助奴隸快速劃槳而前進。所有的船都可以用帆或槳航行,其中最大的船要用上60支槳,載上70~80名強壯的海員,可以運載幾噸的貨物輕鬆前行。在整個海域,沒有任何國家船隻能比上它。維京海盜駕船到一個又一個的港口打劫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由於他們攻擊的都是沿海獨立的小國或是小城鎮,沒有一個強大的統治者和組織以及封建中央政府,也就沒有正規的軍隊與之對抗。他們侵略的版圖最東達俄國的伏爾加河,有些人甚至認為他們比哥倫布更早到過美洲大陸。財富比政權更吸引他們,盡可能多的掠奪財富是他們最終目的。

倭寇倭寇是指活躍在13世紀至16世紀期間,以日本為基地,肆虐於朝鮮半島及中國大陸沿岸的日本海盜,主要是由流浪武士和墮落的漁民組成。倭寇與一般的海盜不同,實際上他們的搶掠對象並不隻是船隻,而主要是陸上城市。在倭寇最強盛之時,他們的活動範圍曾遠至東亞各地、甚至是內陸地區。中國南海大部分地區被他們侵犯了300多年。倭寇的組成並非僅限於日本海盜,隻是由於這批海盜最初都來自日本(當時稱為倭國),所以被統稱為“倭寇”。

但到了後期,由於日本國內政治形勢轉變,豐臣秀吉發布禁海令,限製漁民或私人船隻自由出入海港,日本人出海搶掠船隻的事件開始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來自中國和朝鮮的海商與海盜,他們依照著過去倭寇搶掠的方式繼續為禍東海,也有些被放逐的日本浪人加入他們的行列,所以也被歸於倭寇之列。

加勒比海盜加勒比海盜是史上最聲名顯赫或者說聲名狼藉的海盜,公元16到18世紀是他們的主秀場。當時,哥倫布已經發現了新大陸,海上開辟了很多對西班牙和葡萄牙有利的貿易航線,加勒比海成為了世界的貿易中心,有源源不斷的運送財寶和貨物的商船從此經過。各國海盜聞風而來,而加勒比海的小島就是海盜們的理想藏身之地。那些滿載的貨船都沒有采取保護措施就直接航行在海盜所熟知的航線上,成為海盜們最歡迎的獵物。

糖和甜酒是當時暴利最大的貿易。含糖的植物在歐洲很難生長,所以糖是稀有的商品,而百分之九十的糖都來源於加勒比海域,從西班牙、英國、法國來的殖民者在殖民島上的種植園裏大量的種植甘蔗,並加工成糖和酒運回本國貿易。17世紀的時候,加勒比海更是歐洲大陸的商旅艦隊到達美洲的必經之地,所以,當時的海盜活動非常猖獗,不僅攻擊過往商船,甚至包括英國皇家艦隊。這一時代出現了很多出名的海盜,有基德船長、黑胡子海盜愛德華·蒂奇等。

現代有很多文學作品和影片來演繹這些大海盜們波瀾壯闊的事跡,如《加勒比海盜》、《海盜船長》、《彼得·潘》、《金銀島》、《TheGoonie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