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德生前使用過的物品也是探險家和尋寶者們追尋寶藏的重要線索。在1933年,有個叫波爾默的英國人收購了幾個基德用過的箱子,卻意外的在夾層裏發現了3張藏寶圖,上麵居然也畫著一個小島的圖形和相應的經緯度。但隨後,波爾默卻突然神秘死亡了,藏寶圖落在他的女管家手中。
到了1937年,又有一個名叫威金斯的人聲稱在基德遺物中找到了第4張藏寶圖。但直到1951年,探險家布勞恩雷得到了完整的四張藏寶圖,才組織起專業的探險隊伍開始尋寶,可惜探險船在中途遇上了颶風而被迫空手而歸。
轉眼到了1952年,在位於台灣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的琉球群島最北部一個叫做“淨礦島”的小島上,幾個為了躲避暴風雨而暫時停留的日本漁民居然發現了島上帶裂縫的石牆上有著十分罕見的山羊石畫。一位名叫那賀島的業餘海盜寶藏研究者對這個意外的發現非常感興趣,這些怪異的圖形會和海盜寶藏有關係麼?
那賀島獨自一人登上“淨礦島”,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島嶼四處尋找,最終在島上最茂密的灌木叢後麵發現了一個入口,後麵是很深且幽暗的山洞。於是,按捺住激動心情的那賀島點燃了探險者必備的火把,一步步摸索著向前,最終來到一間更黑暗的石室中。那賀島瞪大了雙眼,他看到石室的地上堆滿了大大小小的鐵箱子,難道真的是海盜的寶藏麼?
他迅速來到最近的箱子前,打開沉甸甸的箱蓋,呈現在他麵前的景象就像他一直夢想的那樣:
金幣和銀幣在火把的照耀下閃閃發光,美妙絕倫的首飾和珠寶琳琅滿目。而且從箱子上的標識物來判斷,這些財寶的主人應該就是威廉·基德!
這也是至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寶藏之一!沒有人想到,200多年來,這些沉甸甸的藏寶箱一直放在琉球群島這個偏遠的洞中。按照國際探險寶藏所有權的慣例,那賀島沒有把基德的寶藏占為己有,而是上報了當時的日本政府,他隻希望能從政府那兒得到這些年研究和尋找寶藏經費的補償,甚至拒絕了發給他的獎金。寶藏在最嚴密的保護措施下被運往東京。但這些基德的百萬寶藏卻沒有到達目的地,中途就不知所蹤了,基德的戰利品再一次消失在充滿了傳說和逸聞的模糊不清的迷霧中。
海盜船“幻想”號
“幻想”號原名“查爾斯二世”,它是一艘快船,船上備有46門大炮,該船最初是被西班牙政府租用,作為武裝民船,去西班牙加勒比海地區的殖民地攔截法國走私船。亨利·艾弗裏於1694年在船上發動武裝嘩變奪取了此船,並改名為“幻想”號。最初,亨利·艾弗裏是帶領52名水手開始海上劫掠行動的,之後加入不少被販賣的黑人船員,並與其他5艘海盜船聯合行動,襲擊莫臥爾王朝運寶船。
琉球群島琉球群島是太平洋的一係列島嶼,位於台灣與日本之間。包括大小島嶼55個,分為3個較大島群:北部為奄美島鏈,中部為衝繩諸島,南部為先島諸島。
金銀島的傳說
觀點:海盜們的“金銀島”對尋寶人具有無窮的魔力,它把人們從四麵八方和世界各地吸引過來,但帶給人們的希望卻是渺茫的,也許那些亮閃閃的寶藏還是希望能安安靜靜地待在它們隱藏的地方。
“利馬盜寶案”是海盜史上最大的一筆“買賣”,它發生在18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