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軍第127師,於2日由博白地區西進,6日進至大垌圩。與同時追至小董圩,大寺圩地區的第14軍第40師,第40軍第119師和第45軍第133師密切協同,將徐啟明兵團第46軍,魯道源兵團殘部和“國防部突擊隊”第1、2、3縱隊及交警第3縱隊包圍於小董圩地區激戰至7日,俘虜近4萬人在中南廣闊的戰場上!我四野部隊像在鐵鍋中舀飯一樣,一勺一口把敵人吃掉一名127師的土記者,在他的筆記本上記錄了小董圩戰場感受,這個本子如今陳列在師史館內,現抄錄如下:
行平一宿沒睥覺。3點鍾,聽到前方不遠的地方乩槍聲響成一閉,還夾雜符降隆的炮聲,部隊急速跑步前進。
聽說379團7連在欽州通往靈山的公路上打下敵人七八十輛大汽車,政治部魏主任要我們趕快去清查戰果天剛放亮,我們跑到公路上,徐科長讓我找來紙筆,寫了很多“南京部一支隊(我師代號)繳獲”的紙條,貼到汽車上。前邊又傳來捷報:1營在小董(即小菜圩)獲得更大勝利。於是我們便向小葦前進……
一路可真熱鬧。帶有“05八”字樣的美國軍用大汽車、吉普車、水陸兩用汽車,擺滿公路。汽車上拖載著嶄新的美製重炮,機槍、步槍,電台、工兵器材,彈藥等等數不清的軍用物資。還有幾十輛大汽車,裝著滿滿的汽油桶,據說桶裏全是鴉片煙土。地上,皮箱,行李,家具,料子衣服、高跟皮鞋,甚至鍋碗瓢盆、雞鴨鵝狗、女人皮包,小鏡子、仁丹,口紅,胭脂,應有盡有。真像戰士們說的,抄白崇禧老家了。在公路邊上,一群群敵軍軍官及其家眷,有的在生火燒飯,有的守著皮箱、包袱痛哭。那些太太小姐們,一個個蓬頭散發,滿麵汙垢,狼狽之極……
在小董圩附近的一個村子裏找到1營營部,營長蕭鳳山和教導員陳德愛對我們講了今天早晨的戰鬥經過。天剛要放亮的時候,他們聽到7連在欽州到靈山的公路上取得很大勝利的消息以後,就趕過7連猛向前跑,一氣跑到小董圩附近,看到圩裏汽車燈光雪白一大片,人群亂哄哄的。這時二野4兵團1個連也趕到了,於是肖營長和4兵團這個連的幹部商量決定我部1連打公路上敵人的汽車隊,4兵團的同誌打小董街。戰鬥進行得很順利,幾百輛汽車成了我軍的戰利品。戰鬥結束後,部隊要休息,可是老百姓家家都緊關大門,聽一聽屋裏邊的人說話南腔北調,才知道敵人藏到老百姓家裏去了。戰士們便把門打開,看到屋子裏擠滿了敵人官兵和家眷,喝令他們出來站隊。他們紛紛從櫃子、豬籠、鍋台裏鑽出來,有的從廁所裏鑽出來。僅我們的1營就俘虜2000多人。4兵團的那個連也捉了上千名俘虜。
我們來到被稱為“俘虜大院”的院子裏。一個戴著上校軍銜的高個子軍官對我們說:“我們從廣西桂林出發,白長官命令我們四天趕到欽州報到,遲到不收。我們坐上汽車,白天跑黑夜跑,緊趕慢趕到這裏,就被貴軍把我們解放了。”
顯然,這個俘虜對“解放”這個詞兒講來挺不習慣。旁邊一個燙著發的官太太說:“白崇禧這個老混蛋,叫我們跑出這麼遠來當俘虜,早知道這樣,不如在湖南當俘虜好,離家還近。這裏老百姓說話也不懂,都恨我們,即使解放軍放了我們,半路還不叫老百姓殺了,怎麼辦呢?”她越說越傷心,捂著臉嗚嗚咽咽地哭起來。一個矮胖的俘虜過來寬慰她說:“算了吧別哭了,你應該感謝解放軍來得快,雖然離家遠點,總算是大陸,比跑到台灣強得多呢。”
一個禿頭頂的少將軍官走過來說:“我認識你們的司令員林彪,他是我黃埔軍校的同學。”
2、國民黨軍一觸即潰,廣西戰役勝利結束
我們在地圖上看到的海口,是海南島的中心城市,今天的海南省省會,那時候它屬於廣東省管轄。
1949年12月3日,白崇禧集團主力在博白地區被殲後,這個老奸巨猾的“小諸葛”不得不承認大陸之戰的慘敗,隻好於當天上午乘飛機飛往海南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