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橫掃中南平全粵(1)(3 / 3)

苟延殘喘的白崇禧,為免遭全軍覆沒的命運,倉促布置總撤退。沿途收集船隻和軍艦接運他的殘部從海上撤至海南島。

當日,白崇禧下達命令:黃傑第1兵團退至南寧及其以東地區,沿江南岸布防,阻攔林彪部南進,掩護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從南寧撤往欽州:徐啟明第10兵團迅速趕到欽州地區,搶占有利地形,阻止林彪南路軍西進,保障其南撒道路的暢通;第3、第11兵團殘部向欽州靠攏,以便南撤海南島。

從此,白崇禧再未踏上大陸半步。

白崇禧同李宗仁一樣,本來也是不願意去台灣的。他想:如果自己真成了光杆司令,到了台灣,連個衛兵都要蔣委員長來分派,那該是什麼樣的一種滋味呢?更何況,蔣介石是一個非常記仇的人,將來肯定是新賬舊賬一起算。想來想去,白崇禧覺得,非到萬不得已,是萬萬不能去台灣寄於蔣氏籬下的。他的如意算盤是,無論如何也要接應一部嫡係到海南島。有了自己的部隊和地盤,是不怕老蔣把他怎麼樣的。而且,控製了海南島,共軍一時也奈何他不得。大海茫茫,無遮無擋。說不定還能造成一個毛澤東控製大陸、蔣介石控製台灣、他和李宗仁控製海南島的三分天下的局麵呢,為此,白崇禧半個多月前就做了周密部署。

11月中旬,當李宗仁執意要出國,白崇禧在桂林與李道別時,就請李宗仁在出國前為他、也為桂係再做最後一件事,就是要李以“代總統”的身份去一趟海南島,晤見陳濟棠,餘漢謀、薛嶽等人,達成桂係不得已時撒至海南島的協議。

李宗仁點頭同意了,並於11月16日飛抵海口,預先為桂係尋找退出大陸後的棲身之地。

本來,白崇禧認為還可以在大陸抵擋一陣子,沒想到失敗得那麼快。他現在最揪心的事就是要趕快把自己的殘部撒到海南島去。

白崇禧對此很不放心。12月5日中午,他乘太倉號軍艦駛抵潿洲島海麵,親自組織總撤退。但是,白崇禧碰到了宿敵,兩個最強勁的對手林彪和陳賡,他們能讓他的“海南王”好夢得逞嗎?

白崇禧夜宿龍州港外洋海麵軍艦上,無盡的感觸湧上心頭。地處中南的欽州和小董圩作戰失敗後,他預感到末日來臨。有一點是他這位聰明透頂的“小諸葛”也不明白的,共軍和桂軍都是中國人,為什麼人家不吃不喝不睡連續作戰,且越戰越有精神,而他的部隊卻像紙糊的燈籠,一觸即潰,一打即垮?

從10月到12月,不足一百天,他的幾十萬部隊全拚完了,“半世英名付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白崇禧不得不承認,在林彪麵前,他這個“小諸葛”的名頭是言過其實了。

他心裏清楚,在海南島的日子也是屈指考執,他很舉上岸親:自指拝,卻終於沒有這個勇氣。他知道從欽州入海的球隊可能己經淥有,白崇禧給他的第21第10兵團下達了一填命令,為揮有,文基地,各部隊應各自選擇適當地區,暫避決戰釋裝分散,化整為零罾斬動出擊,待機反攻。第1兵團應即轉移至左,第10兵團進入十萬大山南北地區,分別建立基地,實施匪後遊擊。

但第1兵團司令官黃傑認為,該兵團可戰之兵已不足5個團,在解放軍的追擊,堵截,夾擊之下,部署遊擊戰已是枉然:況且雲南盧漢的部隊,已於9日宣布起義,入滇的希望也徹底破滅了。因此,白崇禧的命令殊難執行。

這時,國民黨東南軍政長官陳誠命令黃傑:並力西進,進入越南,保有根據地,相機行事,無論留越、轉台,皆能自如。

黃傑聽了陳誠的,遂率部向中越邊境地區撤逃,以“假道入越,轉運台灣”。於是,白崇禧集團殘部潰不成軍。除零星潰散的國民黨軍逃入容縣,北流,鬱林,陸川一帶大容山山區和雷州半島外,第1兵團殘部西逃左江流域的狹小地區:第10兵團殘部進入十萬大山,企圖相機逃往越南。

這樣的一種敵我態勢,中共中央早就看出來了。11月19日,致電林彪,陳賡並告葉劍英、方方,估計:白崇禧部在無法逃往雲,貴時,將逃往越南。因此,除程子華兵團著重切斷白匪經柳州退貴州、經百色退雲南的道路外,我4兵團應著重切斷白匪退越南的道路,應盡一切可能不使白匪退往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