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嶽潰敗,我軍乘勝追擊,三猛戰術運用得淋漓盡致,迅速攻占海口市。分兵三路,猛追敗逃之敵至天涯海角。一路追擊,“快速縱隊”。五指山上戰旗豔,解放海南島。
1、千帆競渡追窮寇
海口五公祠,薛嶽的海南防衛總司令部巳是一片狼籍。
薛嶽眼見其苦心經營的瓊北、瓊東各防禦體係及指揮機構頃刻間土崩瓦解,潰不成軍,遂於22日下令全線南撤。其情勢為:第一路軍撤往樂令、萬寧地區,第二路軍殘部撤往陵水、保亭地區,第三路軍餘部撤往北黎、八所地區,第四路軍和海、空軍集結於榆林、三亞地區。薛嶽在部署三軍南逃方案後,同時又致電台灣,要求火速派艦船來瓊接運殘部撤離海南。這兩道“使命”完成後,他即於當晚與島上的軍政要員們乘機開溜了。
據《海南島戰役史》記載,薛嶽離開他的官邸前,在這“海南第一樓”的樓上憑欄遠眺的時候,還想起剛才和台灣蔣介石通的電話。本來西昌失陷後,薛嶽曾專程飛往台灣會晤蔣介石,要求主動撤到海南島,以保住手下10萬部隊的本錢,蔣介石拒絕了。可是,幾天前,蔣介石又打來電話,
“伯陵兄,海南島有10萬兵,守得住麼?”
“委員長,海南島距離大陸最近的地方也有11海裏,也就是二十幾公裏海路。我倒想見識一下共軍的木船怎麼撞兵艦的。”薛嶽回答。“可不能大意失荊州嗬!”
“委員長,抗戰的時候,你讓我守長沙,曆經三次會戰。其中第三次長沙會戰,殲滅日寇數萬,沒有給你丟臉吧。”
蔣介石在電話裏沉默了片刻,換了一種沉重的語氣說話:“伯陵,不是我不叫你死守,你要堅守到最後。萬不得巳時,不要將那10,萬兵都拿去拚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薛嶽有點不以為然地答:“明白。”
薛嶽之所以有點不以為然,他覺得自己在島上部署的環島立體防線,再加上天然的瓊州海峽,對付解放軍的木船隊是縛縛有餘的。因而他不無自得地將海南島上的防線,稱為“伯陵防線”。
當時薛嶽得到空軍與海軍的報告:發現共軍帆船隊渡海,已對其進行飛機掃射和軍艦轟擊。最近以來已發生過好幾次共軍小部隊偷渡,他習以為常,以為又是“共軍小部隊偷渡接應島上的遊擊隊”。他隻是下令海岸各部隊加強警戒。等到下半夜天快亮,他被從被窩裏叫醒,得到報告稱在瓊北海岸發現好幾處共軍登陸,甚至海口市西麵的澄邁灣亦有共軍登陸。他還以為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用木帆船能運來多少兵?於是,他部署調集兵力,首先要消滅在澄邁登陸威脅海口的登陸部隊。
就在這個時候,渡海兵團第一梯隊東西編隊已在瓊北各登陸場搶灘登陸成功,並直撲國民黨守軍沿岸據點。40軍登陸部隊連續攻克9個地堡群,搶占了臨高山,包圍了臨高縣城,主力向縱深推進。43軍128師主力登陸後,搶占了才芳嶺、橋頭等防守據點,包圍了花場港。
薛嶽不敢怠慢,趕忙調集4個團的兵力開赴福山,阻止登陸部隊向縱深發展,以保障海口市側翼的安全。但早已在島上的解放軍127師先遣偷渡團向福山出擊,協同128師主力將福山守軍擊潰,攻占了福山。至19日下午,渡海兵團第一梯隊在瓊崖縱隊和偷渡部隊積極配合下,控製了瓊北沿岸各據點,突破了薛嶽的所謂“伯陵防線”。
薛嶽趕忙調兵遣將,於19日午後,命第62軍集結於澄邁地區,並命駐防海口市的32軍252師向澄邁地區增援。20日清晨,解放軍128師在澄邁縣城以北的黃竹、美亭,與國民黨軍252師師部和兩個團遭通,128師當即將其包圍,並展開猛烈的攻擊。同時,127師的偷渡先遣團挺進至美亭地區,搶占有利地形,搶築工事,準備打援,保障128師圍殲國民黨軍252師主力。薛嶽到底是個老將,為解252師之圍,命令62軍和暫編13師、教導師及252師的另一個團,火速增援美亭、黃竹,對解放軍128師實行反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