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乃虎狼之地,各路諸侯都很害怕,不敢率先進入關中,但誰也沒有想到,暴秦當亡,秦國遠沒有傳說中那般厲害。劉邦一路走,一路說降,基本上沒有打什麼惡仗就進了關中。
自項梁擁立楚懷王後,就在攻打定陶的戰鬥中輕敵而亡。隨後,楚懷王遷都彭城,並召開了高級軍事會議,與諸將約定:誰先進入關中,誰就是關中王。
劉邦自起兵以來,幾經周折投到項梁門下,隻不過在項梁手下打了幾仗,基本上都是與項羽合作,可能正因為如此,項羽才點名要與劉邦一起去奪關中。
然而,這個機遇是劉邦抓住的,還是楚懷王等人指定的,史書中沒有明文記載。但是可以采用《史記·高祖本紀》中的一段話加以分析,全文為:
趙數請救,懷王乃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範增為末將,北救趙。令沛公西略地入關。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願與沛公西入關。
從第一段話來看,劉邦“西略地入關”是楚懷王的命令。但是這種安排顯然有偏袒劉邦的嫌疑,因為西進關中者為關中王,而北救趙國又是什麼獎賞呢?“為關中王”,無疑是為了滅秦,無疑是十分困難的事。既然是重賞,就應該公平競爭。
第二段說因為秦國強大,雖有重賞,也無人敢參與競爭,隻有項羽願與劉邦同去。
這又讓人懷疑,是劉邦自己願去呢?還是因為項羽主動請戰,才產生這兩人到底誰去的問題?
到底是出於哪一種情況,恐怕也很難說清楚,幹脆不說也罷。但是劉邦得到這樣一個機會的確是至關重要的。劉邦,特別是他的謀臣們,想來對此也十分重視。從此以後,劉邦的一切行動,都向著這一目標挺進。
也就是從這時候起,劉邦獨當一麵,舉起了滅秦的大旗。這也是劉邦走向天子之位的關鍵一步。細細想來,的確既是運氣,也是人力。劉邦、項羽共同打仗,項羽當先鋒,劉邦為接應。項羽在前麵殺人,被人們認為殘忍;劉邦在後麵收拾殘局,被人們當成仁慈……
幾天之後,劉邦從碭地出發,一路收羅陳勝、項梁散兵,揮師北上,打破城陽,攻克杠裏,連敗秦軍,全軍將士和劉邦都欣喜異常。
接著,劉邦在東郡(今河南省濮陽西南)附近打下幾次勝仗,收編楚將陳武、魏將皇欣、魏申徒武蒲的軍隊,隊伍增加到兩萬多人。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二月,劉邦率兵南下,兵圍昌邑(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昌邑守將據城固守。劉邦與彭越聯合攻打,城中拚死抵抗。劉邦害怕拖延時間,決定放棄攻打,從此又與彭越分別。彭越依舊在巨野(今山東西南部、萬福河北岸)澤中幹他原來的事情——做群盜。
劉邦率兵西進,路過高陽,在這裏,他得到他的一個重要謀臣酈食其和酈商。
酈食其是高陽(今河南省杞縣西)的一個老儒生,平生最愛喝酒,家貧落魄,無以生計,隻好在裏中做監門吏。雖然如此,高陽縣中人不敢派他差役,都認為他是一個狂士。
劉邦手下有一騎士,正是酈食其的小老鄉,回鄉省親碰到了酈食其。
酈食其說:“我聽說沛公劉邦素來傲慢無禮,但是誌向遠大。我正想跟這樣的人交往,但是沒有人給我介紹。你回去對他說,我們裏中有一個儒生叫酈食其,年齡60多了,身高8尺,人們都叫他狂士,但是他自己卻說自己不是狂士。”
騎士說:“沛公不喜歡儒生,有很多人戴著儒生的帽子去見他,沛公常常取下人家的帽子來當尿器。他與人說話,經常罵罵咧咧。不能說你是儒生!”
酈食其說:“你隻管這樣說。”
騎士回告劉邦,把與酈食其說的話詳細細地告訴劉邦。劉邦令騎士去召酈食其。
酈食其到達劉邦住所的時候,劉邦踞坐床上,兩個女子正在給他洗腳。劉邦看到酈食其進來,依舊坐著不動,女子照舊給他洗腳。
酈食其走上前去,隻打了一拱,也不行大禮,開口說:“你領兵到這裏,是幫助秦兵討伐諸侯呢?還是跟天下諸侯一起消滅秦國?”
劉邦罵道:“豎儒!天下人慘遭秦國暴政的折磨已經很久了,所以天下諸侯聯合滅秦!你糊塗到了如此地步,還說什麼輔助秦兵討伐天下諸侯?”
酈食其說:“你既然起義兵翦滅暴秦,為什麼擺出這副樣子來見長者?你如此傲賢慢士,誰願給你出謀劃策?”
劉邦聽著覺得有道理,馬上停止洗腳,提著衣服,赤著雙腳,站起來禮請酈食其上坐,致歉說:“剛才先生來得匆忙,一時禮數不周,切莫見怪,海涵,海涵。”
於是酈食其先說六國縱橫,後論秦國無道,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仿佛蘇秦、張儀再世。
劉邦大喜,叫人給酈食其擺上酒食,詳問伐秦入關大計。
酈食其一邊喝酒,一邊高談闊論:將軍收羅烏合之眾,率領散亂之兵,總共加起來不過數萬人,就想直入關中,進攻強秦,真是驅群羊入虎口!依我看,不如首先占有陳留。陳留是秦國囤糧之所,城中積糧很多,足以補充軍需。陳留是天下戰略要地,四通八達。我與陳留縣令素來不錯,願去勸降。如果他不從,將軍引兵攻城,我可以為內應。占領陳留,作為根據地,然後尋找機會攻入關中,這才是萬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