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一聽,心中暗叫:“好你個小子,果然是要造反!”
隨即,兩軍開戰,空前激烈。
《史記·黥布列傳》載:
“遂大戰,布軍敗走,渡淮,數止戰,不利,與百人走江南。布故與番君婚,以故長沙哀王使人紿布,偽與亡,誘走越,故信而隨之番陽。番陽人殺布茲鄉民田舍,遂滅黥布。”
英布的造反,就這樣以失敗告終。
而後,劉邦下令皇子劉長為淮南王,由於荊王劉賈在英布造反中戰死,無子嗣位,劉邦就將荊國改為吳國,立他二哥劉仲之子劉濞為吳王。
最後說說盧綰。
平定英布之後,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趙王張敖、燕王臧荼,這些劉邦因各種原因而加封的異姓王,都被劉邦橫掃幹淨,全部換上劉家人。除了地方狹小、忠心不貳的衡山王吳芮,建國以後分封的異姓王就隻剩下盧綰一人。
盧綰與劉邦關係特殊,同鄉同年同月同日生,從小朋友到老朋友,盧綰一直跟著劉邦,可謂情同手足,《史記·盧綰列傳》說:“雖蕭、曹等,特以事見禮,至其親幸,莫及盧綰。”所以,劉邦病中聽說燕王盧綰謀反,氣得箭傷迸裂。
陳豨造反的時候,盧綰也派兵攻擊陳。當時,陳豨戰敗,派使者王黃到匈奴求救。盧綰也派使者張勝到匈奴聯合攻打陳豨。張勝到了匈奴,以前的燕王臧衍正巧在匈奴,就專門去遊說張勝,勸他自保。
臧衍說:“你之所以得到燕王的重用,是因為你和匈奴關係不錯。燕王之所以至今還沒有被劉邦消滅,是因為異姓諸侯不斷造反,還沒騰出手來。現在你為了燕國,準備盡快消滅陳豨。陳豨被滅,馬上就輪到燕國了,你們都要當劉邦的俘虜。你為何不勸燕王不要進攻陳豨,而與匈奴聯合呢?這樣,燕國才能長存,即使劉邦來攻,燕國也有個依靠。”
張勝私下與匈奴達成協議,勸匈奴協助陳豨攻打燕國。盧綰懷疑張勝聯合匈奴造反,上書劉邦說:“張勝反叛朝廷,請求誅張勝三族。”張勝從匈奴回來,急向盧綰說明情況。盧綰為了保住自己的燕王,於是又上書劉邦,說反叛之人不是張勝,把張勝家族還給張勝,派到匈奴去做間諜,並派範齊為使去聯絡陳豨,企圖讓陳豨與劉邦久戰。可是不久,陳豨被劉邦徹底擊敗,盧綰的這一招險棋出了麻煩。範齊等人私通陳豨的事情就暴露出來。
劉邦還是很相信盧綰的,派人去叫盧綰進京,可是盧綰心中有鬼,隻好裝病,劉邦又叫審食其和趙堯去接盧綰,並且詢問一下盧綰實情。盧綰更加恐懼,閉門不出,更不用說接待使臣了。
盧綰對左右說:“異姓王隻有我和長沙王吳芮了,韓信、彭越都被呂後誣陷滅族。皇上有病,大權都歸呂後,專門殺異姓王……”
盧綰隻好繼續裝病。
左右之人看見盧綰將倒,樹倒猢猻散,紛紛逃亡,盧綰的所作所為漸漸被泄露出來。匈奴有些人逃亡投漢,聲稱張勝在匈奴為燕王做間諜……
審食其將這些情況上報劉邦,劉邦隻得派樊噲率兵攻伐。
盧綰自知不是劉邦對手,帶著家屬和數千人馬逃到長城下,等候劉邦病愈後再去謝罪!可是不久劉邦死了,盧綰沒有了歸宿,隻得投奔匈奴而去,被匈奴封為東胡盧王。
如果說其他的異姓王是因為劉邦猜疑而被冤殺,那麼盧綰純粹是咎由自取。封其他人為王,劉邦往往是迫不得已,而封盧綰為燕王,劉邦是真心實意,出於友情,當然劉邦也知道,盧綰這樣的人大概對漢朝江山無甚威脅。
盧綰後來客死他鄉,成為異域孤鬼,實為自作自受!
劉邦剿滅異姓王,誅殺功臣,口碑不佳,但是對於漢朝統一,有益無害。但劉邦在消滅異姓王的同時,又企圖用分封同姓王的辦法來維持統一,事實證明,這樣做有害無益,漢代文、景、武帝一直為同姓王的問題所困擾。
劉邦分封同姓王,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傳統觀念,不封王難以平衡一家人的心理;二是秦亡教訓,秦國的滅亡,漢初時期被認為是由於不分封諸侯所致。關於秦亡的教訓,這種說法可能經不起推敲,但是當時的人們大都持有這種認識。
劉邦在臨死前一年,還專門為秦始皇、楚隱王、陳涉、魏安王、齊湣王、趙悼王等人派戶守墓,秦始皇20戶,其餘10戶。魏公子無忌5戶。劉邦這是“興滅國、繼絕世”之舉。一句話,劉邦所幹的一切都是為劉家天下的安寧!
我們再看看劉邦處理季布和丁公的故事。楚人季布本為項羽手下的將領,曾數次逼得劉邦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