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自殺之後,劉邦對季布怨氣難消,曾懸賞千金捉拿季布,並揚言誰敢窩藏,罪滅三族。季布無處藏身,於是剪掉頭發,自賣於魯國之朱家府上,成為奴仆。朱家素講義氣,為鄰裏所尊重,而且膽識大,常解人危難,有俠名。朱家知道此人就是季布,替他置田買宅,還親自到洛陽去找素有俠義之心的滕公夏侯嬰。
朱家遊說夏侯嬰:“季布有什麼罪過!為臣各為其主,這是為人的本分;項羽的人難道能夠斬盡殺絕嗎?如今皇上初得天下,為了報私仇懸賞千金捉拿一人,怎麼能顯示出廣施仁義呢?況且,季布這樣的賢人,如果漢皇追索太急,不是北投胡夷,就是南奔黎粵,這不是把賢人趕到敵國去嗎?這是在重蹈楚王逼迫伍子胥後來鞭楚平王之屍的覆轍。公是漢帝心腹之人,何不往說皇上,赦免季布呢?”
夏侯嬰認為朱家言之有理,按照朱家的說法去勸諫劉邦。劉邦赦免了季布,召來洛陽,拜為郎中之職,而朱家卻從此未見季布,真是一個俠義之士。
第二件事說說丁公。
丁公與季布命運截然相反。他是楚舊將,是季布的同母異父兄弟,是項羽手下的一員勇將。劉邦彭城大敗,逃跑途中,被丁公率兵追上。兩軍短兵相接,劉邦眼看就要束手就擒,急忙遊說丁公:“你我都是賢人,何必苦苦相逼,如果放我一條生路,將來必有重報!”丁公因此放了劉邦,好像後來的《三國演義》中關羽在華容道放了曹操一樣。後來楚軍垓下全軍覆沒,丁公逃了出來,本想去見劉邦,求個一官半職,但是劉邦向來反複無常,他隻得暫且躲藏民間,靜觀其變。丁公聽到季布遇赦授官,心中高興異常,以為當初放走劉邦一事,實在做得高明,急忙到洛陽,求見劉邦。
劉邦聽說丁公求見,下令傳入。
丁公趨前而進,伏地叩頭,口稱下臣。
劉邦勃然變色,喝令衛士捉拿丁公。
丁公大吃一驚,哭訴分辯說:“大王難道不記得彭城戰中之事嗎?”
劉邦說:“記得,正因為記得,今天才擒拿你。如果記不得你,季布尚且可以為官,豈不能容你?那時你為楚將,戰場放走要敵,這就是對主不忠。在楚你不忠於主上,在漢你難道會忠於朕?不忠之人,留下何用?”
丁公無言以對,隻得含淚受死。
劉邦下令衛士把丁公押出宮門,示眾軍中,告諭上下:“丁公為項王臣下,私縱要敵,不忠不義,項王之所以失去天下,就是重用了這樣的歹人。後人不得仿效丁公。”
劉邦用丁公的一顆人頭,昭示他要臣下忠於皇上的意圖。劉邦自起兵以來,網羅天下豪傑,招納叛將,不可勝數。他手下之人,齊王韓信,淮南王英布,重要謀臣陳平,哪一個不是項羽部下?特別是那個項伯,身為項羽叔父,鴻門宴之前泄漏重大軍事機密,使得劉邦屈服項羽,免遭殺身之禍。鴻門宴上,項伯挺身而出,擋住舞劍欲殺劉邦的項莊……項羽戰敗,項伯來降,劉邦封賞侯爵,賜給劉姓。
而丁公卻以不忠之名殺之,以怨報德,為什麼呢?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針對這件事,對劉邦卻頗為嘉許:“漢高祖自起義以來,網羅各地豪傑,招納亡命徒眾,其中背德棄法者不知有多少。在即帝位後,卻隻有丁公為不忠之罪,遭受誅殺,這到底是什麼道理呢?因為進取天下和保持太平,其間有很大的差異。當群雄角逐天下之際,每個人都沒有固定主人,隻要來投奔的便接納之,有容乃大,自己的勢力才能擴充。但如今貴為天子,四海之內,皆是他的臣民,如果不要求臣民遵守禮義,則人人心存二心,投機僥幸,國家便很難保持永久的和平了。所以,必斷然以大義示之,使天下臣民皆知道作臣屬的道理,不忠於職責的天地不容,懷私結恩的,即使對自己有利,仍是違反公義。殺一人而千萬人為之驚懼,這樣的決策必經過審慎思慮,眼光何其遠大,子孫能享有四百多年的天祿,也是有其道理的。”
奪取天下與鎮守天下,形勢已經完全不同了。奪取天下之時,群雄逐鹿,民無定主,隻要有一技之長,有一時之用,來者不拒,自然理所當然。鎮守天下之時,四海之內,盡為臣下,劉邦怎麼能夠容忍那些懷貳心、謀私利之人呢?如果獎勵那些唯利是圖的奸臣賊子,天下怎麼能長治久安呢?要得天下安寧,禮義是治國之本。殺死丁公一人,讓天下臣民知曉,什麼才是忠臣,能受到獎勵;什麼是奸臣,要受到嚴罰。獎一人天下爭相效仿,殺一人天下無不畏懼。上行下效,古今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