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蹩腳的演員(11)(1 / 1)

王大叔得到鼓勵,決定把步子邁得再大些。

正在王莽更上一層樓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使得王莽提前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世上不乏投機之人,但投機成功的卻不多。

在正確的時間,選擇正確的人物,進行正確的投機,其實很難,但這個人做到了。

他就是四川人哀章。

雖然他的行徑很令人不齒,但不得不佩服他聰明絕頂,真是太有才了。

哀章品行低劣,且有一個大“優點”,就是善於忽悠,而且有駱駝絕不忽悠牛。

他當時在長安以遊學的名義閑逛,洞察到王莽同誌想做皇帝的真實想法,便想到自己或許可以幫他一下。

於是他發揚“助人為樂”的“偉大”精神,夜以繼日地製造了兩個銅匱。

兩上銅匱裏麵各放一張竹片,其一寫:天帝行璽金匱圖;其一寫: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

《金策書》上明確寫著劉邦將把帝位傳給王莽,王大媽應該照此執行,下邊還附有王莽當皇帝後十一位輔佐大臣的名單。

如果看看這十一位大臣的名單,就能看出哀章的如意小算盤。

不僅他自己的大名列於其中,而且為了湊數,還把兩個有其名無其人的家夥羅列其中,分別是,王興和王盛。

把這兩位憑空捏造的仁兄擺出來,是為了說明一件事:日後王莽當上皇帝,按照《金策書》上的名單論功封爵,為了找這兩位仁兄,可謂煞費苦心,費盡周折。

低成本,高收益,這就是哀章的妙算。

經過他的不辭辛勞,銅匱做好後,哀章瞧準時機,跑到高廟(祭祀劉邦的地方),將銅匱交給了那裏的仆射。

王莽同誌得知後,覺得時機成熟,無須再等,於是率領王家班群臣,親到高廟拜祭銅匱,接著穿上龍袍,戴上帝冠,宣布天子詔書,然後去見王大媽。

如果世界上有後悔藥,王大媽一定會買幾服吃。

她看到王莽這身打扮,當時氣得直打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