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元能裝修一個200平方米的空間嗎?
省出來的錢,也可看做是自己掙的錢。大多數人創業都沒有太多資本,那隻能找捷徑,想盡一切辦法把錢省下來。比如說裝修,其實有太多的方法可以省錢了。這裏提到的用5000元裝修了200平方米的室內空間,是在原來的基礎進行調整改動,主要的錢花在了室內陳設和家具上了。當朋友來參觀,越告訴他真實的價格他越不信的時候,這種既環保又省錢的節約方式,就成真理了。
省錢是一種信仰。
別人做一件事用了十年,你怎樣用三年做到?別人做這件事用了一百萬元,你如何用十萬元搞定?別人用了四十人的工作團隊,你隻用了十人,但最終做成的結果又和大家一樣,或者略有超越,這種節省出來的成果就是一種喜悅、一種智慧,也是一種態度和信仰,有了智慧會讓你受益,做成功的經驗自然就成了一種信仰。信仰是身外的一種力量,是讓你有更堅定的意誌去麵對繁雜的生活。我沒有宗教信仰,但很尊重有信仰的朋友,做這件事情能夠節省時間、節省成本、節省知識、節省煩惱,就是我目前的信仰。
省錢遊戲。
並非所有人都會為錢而工作,尤其是正在成長的年輕人,往往他們更渴望的是得到這樣的一次實踐機會。每件事情的成本壓力越來越大,是目前所有人都要麵臨的問題,有些環節可以優化,但隻有人的成本是無法壓縮的。隻有給團隊創造更好的生存環境,有自己的想象空間,能積極地學到新的知識,有能激勵團隊提高生產力的遊戲,根據不同的人發揮各自的才華,逐漸鋪平團隊路上的所有的凹凸不平之路。工作的時候,把省錢當成本領,最後變成遊戲。
讓團隊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變成“小偷”。
團隊的人逐漸地多了起來,大多數都比我小十歲,他們在“微薄之鹽”工作不能重複走我的路,那樣的話太漫長了,他們必須走捷徑。於是,我將理論實踐體驗用白話描述,告訴他們如何訓練服務意識的時候,我就說成如何練就一雙賊眼、一雙賊耳、一顆賊心。眼睛要最快地看到室內牆角的微小塵土,要看到顧客的反應,在問題堆裏要看到最致命的問題,在一群人裏要看到曾經的熟悉麵孔,路過一個垃圾站要看到一個有用的東西。耳朵要能聽到顧客的意見,聽到環境內的異常聲音,聽到產品信息的需求,把看到的、聽到的,彙集於心,變成文字、變成思想、變成經驗、變成執行力。要讓團隊的人知道,所有偷來的信息,其實都是他們每個人自己的。都會在以後去別的環境工作的時候,把工作變成本領,變成輕鬆的遊戲。
以“微薄之鹽”盡微薄之力。
很多年前,我自己悟出來的技巧不願意告訴別人,比如說把各種軟件組合起來後製作出新的圖形,總以為那是自己琢磨出來的技巧,是吃飯的本錢。其實,如今這個時代秘密不再是秘密,知識通過網絡的分享變得更加透明,偷知識,不算偷,每個人都好麵子,尤其是一些小有成就的人,遇到同樣的問題都不好意思去問同行,有的時候就心裏暗自較勁,回家上網搜獲知識內幕。是啊,現在的知識幾乎都沒什麼秘密可言了,人民大眾才是真正具有知識力量的生力軍,把自己所悟的知識合理地分享給別人,自己不會失去什麼,反而會得到更多,如何使用縫紉機、如何修理自行車、如何知道三百六十行中的知識和經驗,隻要願意和大家分享,“微薄之鹽”就會提供平台,提供話筒,提供投影儀,你隻要整理下你的文字和圖片放在筆記本電腦裏,組合好自己要說的語言,就可以和大家分享你的經驗了。用知識幫助人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微小問題,也是“微薄之鹽”做公益的方法之一。
微薄之鹽在798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