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省錢是一種信仰(2 / 3)

複製,是這個時代的標簽,大量的複製是代表商業的成功,微薄之鹽也想複製,但我喜歡有變化的複製,是在定位的基礎上,有些變化,經營的產品內容和不同的環境融合,所以在798藝術園區這樣的世界聞名的旅遊景點,要複製“微薄之鹽”就不能一模一樣地照搬原來的。

觀察環境後,最後總結出來,那麼多畫廊,那麼多咖啡館,但是少一個聚會的地方,於是就把微薄之鹽798店設計成了一個聚會的家。所有的家具都是小時候用的,家裏沒有任何華麗閃光的當代藝術,就連一個攝影作品都不會掛在牆上,無論是沙發、桌子、椅子,各個角落充滿了懷舊的味道。也就是說,原先父母的家裏是什麼擺設,現在就找這些素材複原。在室內現有的基礎上改進,當所有人都在追求品質的時候,我們再相反往回走,因為這種樸素的生活品質,才是能打動我們自己的故事。無論一個窮人怎樣貧窮,隻要不懶惰地生活,品質可以是窮得很有氣質,本質才是你真實的氣質。

五千元的家具填滿二百平方米的空間。

在要裝修這個二百平方米的微薄之鹽798店時,我們隻有五千元的預算,無論用什麼樣的創意都顯得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隻能用現有的資金去創意,去實現這個計劃。不僅要環保並且做得要有創意,那隻有二手的設備和家具可能會實現,怎樣用低成本來實現這件事情呢?

還是先回到找素材這關鍵的第一步,先上百度用賊眼找所有的相關二手信息和地址,仿佛有了一把鑰匙,打開門,就去淘寶藏了。然後置換成一個演員,去扮演一個窮困潦倒的大學生或創業者,深入到每一個舊貨市場,用平和、懇求的台詞去和每個店主對話,讓店主也覺得你誠實可信,就不會直接要到很高的價格。倘若你擺出一副有錢人的樣子指指點點,你的所有舉止都不會逃過每家店主那利刃般的賊眼,你的麵貌和說話方式,可以讓店主瞬間提升價格而使你尷尬。即使是一個賣些破爛二手貨的店主,他本身也已經挺不容易的了,對人家禮貌些,客氣些不是壞事,碰到不好說話的店主,就隨機應變吧。隻要是平均價格在二十元左右的家具,都是你的目標對象。

選什麼樣的素材,並組合成什麼樣風格,就是把這些破爛堆在屋子裏,嚐試著各種擺放能更合乎你的創意就行了。弄幹淨,並在破爛之間適當地搭配一些活物、植物,或是精致的小配件,就不會讓人覺得是破爛了。另外舉個例子,找到舊貨市場好比是劇本信息,自己去淘好比是演員,買回來的全是道具,放在屋子裏就是場景搭建,放上音樂和燈光,就是一部活電影了。

紀錄片《淘舊貨》把省錢秘籍分享到底。

片長:三十分鍾/格式:高清DVD/導演:喬小刀/攝像:王小兔

拍攝時間:2011年4月/器材:佳能550D單反相機/錄音話筒

紀錄片梗概:

“裝修一個房間,粉刷四壁和天棚,如果要求不高,水泥地就行,房間需要大量的實用家具來完善功能,那麼買一個家具,如果你有五千元,那就去潘家園。如果你有五百元,就去呂家營或高碑店,如果你有五十元,那就去我介紹的二十多個分布在北京的二手舊貨市場。如果你隻想花五元,那就去各種廢品回收站,如果你連五元都不想花,那隻能去撿了。”本片介紹了如何省錢買家具的創意生活紀錄片,深入各種可以創造低成本的生活角落。並針對平均價格在二十元的家具,總結了如何尋找發現、偽裝、討價、爭執等各種實踐心得。

這個時代進步的速度非常快,很多早些年被認定的定論,現在都未必能成立,拍電影這件事情就看你怎麼想,如果有錢、有文化,目的性很強,那你就做精致完美的電影。如果像我們一樣,隻有幾千元錢,團隊隻有兩個人,七天左右拍完一個題材的片子,在這個時代太有可能了,甚至還有比我們更能節省的團隊。以前我曾有一段時間被束縛住了,覺得電影真的是要大團隊和大資金,仿佛被別人的成功所指引,忘記了我們是一個沒有資本的遊擊隊,短平快應該是我們的強項,再好的電影也是一片一片組成的,那我們就先一片片地做,不管質量,也不管作品出來後會不會有人嘲笑,隻要做出來,就比沒做出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