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時間比別的城市跑得快。我慶幸自己少不更事時候的小小勇氣,選擇在這裏停留下來。這裏給了我生命中最飽滿的十年,我會用下一個十年或是二十年,和時間進行一次歡欣鼓舞的賽跑。
一晃而過的十年,一條記憶猶新和充滿滄桑的旅程線。酒仙橋、中關村、六郎莊、巴溝村、藍靛廠、西北旺、新發地、十裏堡、芍藥居、天通苑、西馬各莊、中紡裏、農豐裏。下一站是哪裏?這些是我客居北京十年來住過的地方,雖然現在已經定居在最後一站,但下一站似乎又要起程。
……
年記
1998年、以電焊工的身份,懷揣四百元錢和一個信念擠進開往北京的火車。那個信念就是:“反正在老家也是受苦,不如到中國最好的地方受苦。”
1998年、年底,堅信隻要向生活彎腰,什麼都能撿到。依靠用一輛自行車撿回來的材料重組再創造,舉辦了個人裝置藝術展。
1999年、為解決家裏的負擔而放棄喜愛的藝術,學電腦,換不同的工作。
2000年、終於找到一份網站美編的工作,暫別辛苦的體力勞動。每個月寄回老家1000元生活費。
2002年、把老家的父母、侄女接到北京生活。
2003年、創辦第一個平麵設計公司,掙到第一個10萬元。
2004年、得意忘形導致某個項目失敗,以致破產,重新搬回地下室居住。
2005年、組裝一台絲網印刷機,在地下室用手工的方式印製一月一期的帆布雜誌《月經》。作品後來受邀參加“大聲展”。
2006年、自學吉他,寫出第一首歌,並和當時八歲的侄女喬木楠一起組成了大喬小喬樂隊。
2007年、出版音樂專輯《消失的光年》風靡全國,獲中國流行音樂典禮最佳組合、最佳作詞提名獎、華語傳媒唱片十佳提名獎。年底擔任香港導演王家衛電影《藍莓之夜》首映典禮的演出嘉賓後,解散樂隊。
2008年、堅持“以微薄之鹽盡微薄之力”的口號,創辦“微薄之鹽”勵誌品牌,以最低成本的方式幫助年輕的音樂人,搭建展示平台。先後為十多位音樂人無償出版唱片。以設計師的身份參與2008奧運會閉幕式的視效創意腳本,獲張藝謀導演讚賞。策劃創意青年設計展《1200》和《複製我》。
2009年、創立“微薄之鹽”演出現場。策劃小型演出近200場,成為京城著名的民謠音樂聖地。與國內男裝品牌“速寫”合作出版發行音樂合輯《速寫穿樂》,並親自帶領民謠音樂人進行全國巡回演出。到全國12所高校進行巡回講座,廣受好評。策劃“800人幫1人”公益活動,為音樂人籌集手術費。獲宋莊藝術促進會頒發的年度最佳公益策劃獎和年度最佳民謠LIVEHOUSE。
2010年、任快樂男聲長沙賽區評委。北京長陽音樂節蒲公英舞台導演。成立“微薄之鹽”音樂廠牌,推出眾多新銳音樂人,提供更多音樂平台。“微薄之鹽”擴展了上海店和北京798店。受邀到外經貿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美院等高校舉辦個人演講。策劃MORETHAN啟止潮流設計文化季。
2011年、整合“微薄之鹽”品牌,為更多應屆大學生提供實踐經驗分享。參加TED×BLCU演講。導演紀錄片《淘舊貨》引發低成本裝修熱潮。出任“水晶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藝術總監,開始針對企業進行創意分享。擔任“芯世界”公益創新獎策劃顧問。擔任對外經貿大學校園風采大賽評委,擔任北大校園十佳歌手總決賽評委。年底出版勵誌暢銷書《好的生活沒那麼貴》,並將在全國24所大學簽書巡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