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以退為進,能屈能伸(3)(1 / 3)

弗斯·貝裏獲知此事,非常高興。可是在他閱讀了這些信件後,卻猶豫起來,因為在這400多份自薦信中,有300多人的學習成績每科都在90分以上。並且有80%以上的學生曾擔任過學生會幹部,從老師給他們寫的評語看,每個學生的在校表現也都是盡善盡美的。

弗斯?貝裏讀完自薦信,沒有對自薦者的誠信產生懷疑,他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中國是一個重視教育的國家,中國學生無論在哪個國家讀書,成績好都是出了名的。不過,他覺得僅憑這些還不能確定誰有資格進入他的公司。他想,要在這些好學生中選一位適合自己公司的人,還必須測試些其他的東西,於是一份別具一格的問卷,被以回執的形式發回自薦者的信箱。

回執是這樣寫的:請你用一句最簡潔的話,回答下麵四位著名人士到底在說些什麼?

1.1954年4月2日,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建校100周年,邀請愛因斯坦回母校演講,愛因斯坦在演講中說了這麼幾句話:我學習成績中等,按學校的標準,我算不上是個好學生,不過後來我發現,能忘掉在學校的東西,剩下的才是教育。

2.1984年10月6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在母校清華大學演講,在接受學生的提問時說了這麼一句話:據我所知,在獲得諾貝爾獎的90多位物理學家中,還沒有一位在學校裏經常考第一,經常考倒數第一的,倒有幾位。

3.1999年3月21日,比爾?蓋茨應邀回母校哈佛大學參加募捐會,在記者問他是否願意繼續學習、拿到哈佛的畢業證書時,蓋茨向那位記者笑了一下,沒有回答。

4.2001年5月21日,美國總統布什返回母校耶魯大學,接受榮譽法學博士學位。由於當年他成績平平,在被問到現在接受這項榮譽作何感想時,他說,對那些取得優異成績的畢業生,我說“幹得好”;對那些成績較差的畢業生,我說“你可以去當總統”。

接到回執的400多名同學,均發回自己的答案。2003年3月10日,喬治王巧克力公司中國分公司在北京開業,有一位學生被通知參加開業慶典。他是這麼回答的:學校裏有高分低分之分,但校門外沒有,校門外總是把校門裏的一切打亂重排。

以退為進的學問

為人處世,在適當的時候,學會“退”不是屈服、軟弱,而是非常務實、通權達變的智慧,退可改變現況、轉危為安,是一種戰術,也是一種戰略,更是為人處世的必然要求。

戰國時期,晉文公重耳曾在國外流亡,輾轉來到楚國,楚成王把他當作國君一樣的貴賓對待。一天,成王在為重耳舉行的宴會上問道:“公子要是回到晉國當國君以後,用什麼來報答我呢?”重耳考慮了一下,說道:“如果托您的福,能夠返回晉國,有朝一日不幸兩國軍隊在中原相遇,我將後退三舍回避您,以報答今日的盛情。若這樣做還得不到您的諒解,我也就隻有驅馬搭箭與您周旋一番了。”

公元前632年,晉文公采納中軍元帥先軫的計謀,離間了楚國與齊、秦的關係後,又離間了曹、衛與楚的關係。楚國被激怒,楚令尹子玉立即率軍北上,征代晉國。

晉文公見楚軍逼近,便下令晉軍後撤90裏(古時一日行軍30裏為一舍,90裏即為三舍)。晉軍後撤引起將士不解,他們認為,晉國之君躲避楚國之臣,這是一種恥辱的舉動。何況楚軍在外轉戰多時,攻宋國一直下能克。士氣已經衰竭,晉軍不應後退。

其實,晉文公下令退兵90裏,一方麵是為了實現諾言,更重要的還是軍事上的需要,想以此法來激勵晉軍將士,同時也使晉軍避開楚軍的鋒芒,進一步養成楚令尹子玉的驕橫情緒,然後選擇有利的時機和地勢同楚軍會戰。

果然,晉軍撤到城濮後,宋、齊、秦等國也分別派來了軍隊,支持晉文公的行動。而在楚軍中,一些將士見晉軍撤退90裏,他主張就此撤軍返楚。但是,子玉卻堅決不同意,他認為,晉軍的後撤是懼怕楚軍的表現,於是率領楚軍緊追不舍,一直到城濮的一個山頭下才駐紮下來。結果,城濮一戰,楚軍被晉文公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