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帝國海軍航空兵在馬裏亞納進化成了火雞(2)(1 / 2)

作為航空戰的專家,大西應該知道飛行員的貴重,可為什麼還要選擇特攻的方式呢?大西瀧治郎為人很瘋狂,戰局很無奈,還有作為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到菲律賓赴職所看到的一片慘景等等似乎可以說明原因。

真的可以說明嗎?

1944年10月20日清早,在向201航空隊下達特攻命令的大西瀧治郎中將到底是以什麼身份在下命令?

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大西瀧治郎於1944年10月20日正式下達了特攻命令”,但這句話裏麵有問題。仔細看大西瀧治郎的履曆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地方:“1944年10月20日,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大西上任怎麼和發出特攻命令在同一天?就算從20日零時開始大西瀧治郎就是一航艦司令長官了,可是大西向第201航空隊副長玉井淺一中佐提出零戰抱上一顆250公斤炸彈往軍艦上撞的特攻作戰方案卻是在10月20日零點之前30分鍾左右,就是說還是10月19日,這時候大西不在任嘛,他憑什麼向201航空隊的副長下達事實上的命令,這可是規矩重於山的軍隊。

他到底憑什麼發這道特攻命令呢?

大西是在10月7日從東京飛往菲律賓的,但因為正好遇到哈爾西帶人空襲衝繩、台灣,到達馬尼拉時是10月17日。實際上早在10月13日之前就已經有一份這樣的電報了:

“神風攻擊隊的發表關係到全軍的士氣昂揚和國民戰意的振作,各隊在實施攻擊時要考慮在適當的時期發表純忠至誠的隊名(敷島隊、朝日隊等)。”

這份電報的發報人是軍令部作戰部航空參謀源田實大佐。

這份電報裏麵已經出現了“神風攻擊隊”的字樣,連敷島、朝日的隊名都已經擬定好了。事實上以關行男大尉為首的第201航空隊特攻隊的隊名分別為敷島隊、大和隊、朝日隊和山櫻隊。這些隊名來自江戶時代的學者本居宣長的一句詩:“像朝日下芬芳的山櫻花一樣的是敷島的大和心”,再加上“特攻之祖”,日本南北朝時期楠木正成在湊川出陣時所用過的菊水旗印的“菊水隊”。

就是說大西對特攻這件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責任。大西僅僅是第一個傳達了特攻命令的長官而已,現在大西已經死了,成了一個替罪羊的最好人選。發動特攻的責任在更高的地方。戰後海軍為了從麥克阿瑟那兒撈人,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了戰爭犯罪的隱蔽工作,把神風特攻讓大西一個人背起來就是這個工作的一部分。

神風特攻是一種戰爭犯罪行為。戰爭犯罪裏的屠殺罪不僅僅對敵方有效,對己方也同樣有效。神風特攻不僅是以士兵們的“死”作為進攻手段,而且可以說是作為作戰目的,這就違反了國際公認的道德準則,英國人教育出來的日本海軍非常知道這一點。

當時作為甲級戰犯被起訴的28人中海軍有三名,開戰時的海軍大臣島田繁太郎,軍令總長永野修身和軍務局長岡敬純,海軍的目標就是絕對要保住這三個人的命。

海軍很清楚,這三個人的開戰罪名是賴不掉的,但策劃戰爭罪不一定會判死刑,而策劃戰爭再加上某項乙丙級戰爭犯罪罪名就死定了,所以海軍規定所有戰爭犯罪都盡可能由普通士兵或者低級軍官來承擔,最高隻能咬到艦隊一級,決不能上扯到中央。於是已經死了的大西就是幫忙背起組織神風特攻這一戰爭犯罪的最好人選了,所以死了的大西必須背起這個黑鍋,結果是最後在東京國際軍事法庭上沒有審理這件事。

實際的大西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任第十一航空艦隊參謀長的大西瀧治郎、井上成美和小澤治三郎那幾個人是策劃對中國內地進行戰略轟炸的中心人物,手上沾滿了中國人的血。即使是單純作為軍人來評價,中華對這幾個人也沒有什麼褒美的必要。但在太平洋戰爭開戰以後,大西瀧治郎除了在一開始主持第十一航艦從台灣起飛轟炸菲律賓之外,就一直在從事兵器生產,沒有參加過具體作戰。

這次把他從中央踢出來的原因是此人表現很不好,到處散布流言蜚語,敗壞軍令部和聯合艦隊的形象,影響安定團結。馬裏亞納海戰結束後,大西寫了份意見書在大本營海軍部內散發,說戰爭如果是這樣進行下去肯定失敗,海軍上層人物應該集體辭職。這份意見書在軍令部引起了一場地震,弄得很不和諧,因此此人不能再在中央機關工作,準備把他弄到前線去,具體安排個什麼職務還沒有定下來,這時就叫“南西方麵艦隊司令部副”,去在那邊待著再說,找到了合適的位置再來安排。這時就出現了寺岡接二連三的醜聞,幹脆讓他來當這個一航艦司令長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