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多將廣的美國人又換將了,替換斯普魯恩斯的是哈爾西,替換兩棲司令官特納的是威爾金森,第五十八特遣艦隊司令官米切爾不願下場,隻好把艦隊編號換成第三十八特遣艦隊繼續下去。當然第五兩棲軍的番號也換成了第三兩棲軍。反正這支艦隊哈爾西來了就是第三艦隊,斯普魯恩斯來了就是第五艦隊。

一般高級軍人都挺有文采,比如在日軍中不會寫一手好文章是爬不上去的,美軍的麥克阿瑟更是個中典型,他那句“老兵不會死,隻是隱去”的名言可能會永遠地被人引用,但哈爾西是個例外。和他的“bull”綽號有點相似,哈爾西的麵相也很像一種叫做“鬥牛犬(bulldog)”的寵物犬,無論怎麼有想象力的人,在哈爾西臉上也找不出什麼“睿智”的色彩出來,哈爾西所起草的命令、報告,甚至私人信件中永遠是陳詞濫調,找不到任何的比喻、反諷、強調等修辭手段,千篇一律的平鋪直敘,甚至,人都沒有創意。事實上從金恩開始,每次提起哈爾西總是“那個腦子不好使的笨蛋”。

軍人當然說粗口,但是能像哈爾西那樣滿嘴汙言濁語的高級軍人還真不多。此人信口開起河來是無視任何社會慣例的,在他當然是口述的回憶錄裏,他就公開指責第七艦隊的金凱德是“連煙酒都不沾的混蛋”,公開宣稱自己的旗艦企業號上就裝有大量蘇格蘭威士忌和波本威士忌,要知道那是曾經有過那部臭名昭著的《禁酒法》、海軍艦上禁酒的美國。

在哈爾西手下打工是很要命的,哈爾西永遠在不斷地發出意義不明而又自相矛盾的各種命令,永遠在撤銷已經下達的前一條命令,因此部下永遠在疲於奔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哈爾西確實是一個笨蛋。

但哈爾西是一個在海軍和全美國極有魅力和人氣的笨蛋,整個戰爭期間,一直指揮著第五十八和第三十八這兩個番號的同一支特混艦隊的米切爾中將說:“哈爾西最強的是他的領導力,他身邊的人都仿佛是被一根魔杖點化了似的”。

其實哈爾西的能力也就適合當一個驅逐艦隊司令去指揮一個小部隊,但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美國在太平洋戰爭開始時的慘敗需要有這樣一個高喊“殺日本,殺日本,殺死更多的小日本”的極富感染力的猛將,到最後,這位甚至兩次讓艦隊受台風襲擊、遭受巨大損失的哈爾西居然能夠繼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丹尼爾·李、海軍軍令部長恩斯特·金恩、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尼米茨之後並列美國海軍四大五星上將,功蓋雷蒙特·斯普魯恩斯之上,也說明這加官進爵真是有命,還真沒有道理可講。

現在這頭公牛,或者甚至是能鬥公牛的狗,又和日本人對麵了。

應該說,哈爾西的第三艦隊班子此時走馬上任對日本海軍也不是什麼壞事。不管包括莫裏斯少將在內的美國戰史學家怎樣為斯普魯恩斯在馬裏亞納海戰中的表現辯護,他們也隻能說斯普魯恩斯沒有錯,而不能說斯普魯恩斯是對的,如果當時是公牛哈爾西指揮的話,小澤治三郎損失的就不隻是飛機了,他麾下的九艘航母還能有幾艘繼續浮在水麵上很值得懷疑。

宿務島的一航艦受到空襲,對日本海軍不止是一個噩耗,還是一個喪鍾的回響。這次空襲的極大成功其實是有點出於哈爾西意料之外的,參加空襲的美軍飛機幾乎沒有受到抵抗,哈爾西很驚異地發現日本軍隊在航空戰力上已經衰落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於是就動起了提前直接進攻萊特島的腦筋。而美軍在占領塞班島以後本來是準備在9月15日左右開始進攻帕勞,10月15日開始進攻荷屬東印度的莫羅泰島中間的塔勞群島,11月15日開始進攻棉蘭老島,最後在12月15日左右開始進攻萊特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