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很奇怪,海軍是技術軍種,應該在現代科技上領先於陸軍才對,而日本海軍在電子方麵就是不如日本陸軍。日本陸軍的密碼從來沒有被破譯過,日本陸軍使用雷達也比海軍早。在負責搞無線電偵聽的“特情”方麵,陸軍更是遠遠走在了海軍前麵。
到現在還是這樣,軍事情報的中心就是密碼。當時沒有計算機,信息流的加密解密過程比大家現在能夠想象的還要複雜困難得多。一般估計,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陸海軍和政府部門與密碼有關係的人員總數可能超過八萬人,人數超過四個甲級師團。
“鬼子出了炮樓,兒童團放倒了消息樹”這是一個信息的流程,“消息樹被放倒了”就是一個密碼,代表的意思就是“鬼子出了炮樓”,但豬頭小隊長如果已經破譯了這個密碼,土八路就打不了埋伏了。更進一步說,如果豬頭小隊長打一場情報戰,搶先放倒消息樹的話,那就是皇軍來打土八路的埋伏了,密碼就是這麼重要,太平洋戰爭情報戰的中心也就是雙方在玩密碼。
戰後,來日本調查的美國陸軍情報局(MilitaryIntelligenceService,MIS)得出的正式結論是“日本沒有能夠破譯英美的高強度密碼”,以後很長時間內人們都用這句話作為結論。但是這句話在進入1970年代以後引起了人們的懷疑,因為有人在當時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所保管的舊日本軍資料內發現了有類似於破譯記錄的紙片,經查證後發現,是美國人的外交電報,這件事才提到光天化日之下。
陸軍特情部長、陸大41期首席西村敏雄少將在1945年8月12日集合特情部幹部召開全體會議,提出了“解讀密碼的所有資料不留一張紙片,有關機械全部破壞”的要求,以後三天東京杉並區高井戶的陸軍特情本部濃煙滾滾,機器設備破壞到每一顆螺絲釘。陸軍特情部這個部門的名字從陸軍編製表上被抹去,主要人員不是從陸軍名簿上被抹去就是被安排了假履曆。
全部完成以後,特情部全體人員集合在特情本部大院裏聆聽天皇的的玉音放送,聽完後西村少將進行了最後訓話,接下來就是全體有關人員按照已經安排好的履曆轉入地下,從此,日本陸軍就從來沒有存在過這個“特情部”。
解讀密碼的特情部又不是731部隊,不屬於戰爭犯罪行為,為什麼日本人要如此掩蓋?筆者能夠想象出來的理由可能是因為日本人到最後失敗了以後才更加清楚地知道了失敗的原因:如果還想再次躍起,還想再戰的話,他們知道最不可缺乏的戰力就是這個特情部,所以他們要盡全力掩蓋掉他們在密碼戰中的表現,他們不想讓美國人知道他們曾經有過的能力,美國人如果知道了這一點肯定就會全力以赴地加以破壞,特情部門人員可能不至於會受到人身傷害,但可以肯定,日本不會再次擁有這種能力了。
這就是直到1970年以前,始終沒有人提起日本人到底在密碼戰中達到了什麼程度的原因。
但是美國人和英國人知道日本人進行過這類活動,而且大概知道日本工作的進展情況,因為英國人在納粹德國的檔案裏發現了來自日本的英美情報,而除了密碼已經泄密之外無法解釋日本人如何能掌握此類情報。戰後,美國陸軍情報局負責調查日本密碼戰的是一位中校和一位上尉,他們隻找出來了陸軍次官秘書廣瀨榮一中佐,但是廣瀨中佐的反審訊能力讓美國人無法得出結論,或者無法得出正確結論,因此隻能先得出以上結論。
美國人真正開始找到特情本部的人還是1949年以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