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學上講,一個方程式,變量越多,可能得到的結果也就會越多,需要的邊界條件也就越多。當開始撰寫中文的商業計劃書時,他們發現僅僅簡單地把原來爛熟於胸的英文版翻譯過來是行不通的,他們需要幾乎是重新寫一遍了。
中國的商業習慣、遊戲規則;中國軟件業的發展規律、銷售模式;中美市場上的銷售方法差異;客戶行為差異,越來越多的東西被加入進來。三個人的討論也和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基於理論和理想化市場情況下的分析更容易在三個人間達成共識,畢竟三個人都是專業MBA教育下的高才生。而現在,他們似乎每天都要麵對一個新的市場情況。
Tim依然是充滿激情,隻是不再像以往那樣固執,因為他知道自己離開大陸太久了,更多的時候他要停下來聽,聽另外兩個人給他講講中國市場的情況。很多時候,那些似乎有些不可思議的案例給他帶來的震驚不亞於天方夜譚。
嚴正還是專注在產品、市場和銷售上,隻是他要用更多的時間來給Tim和Steven講他的以前經曆過或是聽到過的案例。其實在讀書期間,嚴正講的這些故事都是他的那些美國同學最喜歡聽的。因為那裏有太多和美國不一樣的東西,不一樣的操作手法,不一樣的盈利模式。
Steven依然認真到苛刻地擺弄著那些財務數字,Excel表格越來越複雜,可能連他的會計老師也要用一些時間才能看懂。當然,當麵對那些風險投資商的時候,可能隻會展現幾個關鍵的數字,但這些複雜的表格是必不可少的,否則一個答不上來的問題,或是一個不合理的假設都是致命的。這可能就是由簡到繁,再由繁到簡的過程吧!
同時,通過朋友的介紹,又有四個人加入了這個創業團隊。
譚文聰,台灣人,30年前帶著100美金來到美國,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了美國最大的航天飛機製造公司的高級副總裁、首席信息官(CIO),那可是華人在這個公司能夠做到的最高位置。目前退休在家,被Tim的激情和三個人的熱情執著所感動,再次出山。
當然,三個人找到譚文聰並邀請他加入團隊,不僅僅是因為他能夠給團隊帶來經驗和技術,還因為他的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兩個很有名氣的人物,一個是日本上市的軟件公司的董事長,另一個是一家在紐約上市的中國公司的最大個人股東。這些都是未來公司發展潛在的資源。
James、Ken和Ryan,三個年輕的工程師,分別來自長沙、香港和台北,小的時候移民到了美國。他們三個從上大學就在一起合作寫程序。現在分別工作在不同的軟件公司,業餘時間一起做一些小的項目,掙些外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