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順應環境(3)(1 / 3)

如果現在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沒有決定走哪條路,最好的辦法就是很明智地問自己:“如果考慮到我的資質和適應能力,能讓我最大程度地施展才華,我應該做什麼呢?”

挪威人的規誡:“放開手,讓年輕人大幹一場,他們會很快回報社會。”是的,如果我們能為他人多做一些事,那麼我們自己也能得到最大的益處。當然,這需要我們全力以赴,並且盡情地發揮我們的才華。

五 隨心所好

莎士比亞說過:“我們喜歡的勞動能夠減輕勞作的痛苦。”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能與你忠愛的勞動帶給你的快樂相提並論。我們不會抱怨多麼地勞累或是這份工作姍姍來遲。

再強大的力量或是決心都無法取代自身的激情和輕鬆的心態。因為,這是從心底裏迸發出的對工作的熱愛。

健康、充滿活力的職業傾向,對你的心情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使你的能力得以施展,你會表現得更出色;它會滿足你對完美的需求;它會增加你的幸福感、安全感,完善你的能力,給你人生最大的滿足感。

如果你的職業和你“情投意合”,那麼它會“滋潤”你的精神世界和培養你的道德良知,使思維和身體達到和諧統一,工作效率得以最大化,你的生命力也因此變得更加旺盛。

如果一個人在職業選擇上,做到隨心而走,那你的整個身體不再發出抵製的“聲音”,你會調動全身的熱情,積極地投入熱愛的工作,而不必強迫自己為一份討厭的工作履行職責,陷入重重的矛盾、糾葛。

當然,也有這樣的例子:一個意誌堅強、力量強大的人,在“不合拍”的工作上辛勤地耕耘著,並且有所建樹。但是,這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你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如果把相同的精力投入在自己喜歡的職業上,你的發展潛力是無限大的。

試想一下,成千上萬的人在自己不喜歡的崗位上苦苦地掙紮著,可是,這些工作可能是某些人最向往的,這種情況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國家,都是巨大的資源浪費。

走在錯誤的人生道路上,無論他們多麼地勤奮和努力,他們取得的成果總是微乎其微。相比之下,選擇了正確的人生軌跡,他們會在快樂中收獲成功。

悉尼?史密斯說:“隨心而走吧,你會成功,否則,你會一無所獲。”有天賦成為一名好律師,卻嚐試做一名藥劑師,豈不浪費?天生是做音樂家的“材料”,卻去做股票生意,可沒什麼好處。

你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究竟什麼工作最適合你。當然,在作決定之前,你要考慮周全,為日後的成功打下牢固的基礎。

愛默生說:“一個無比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追求自己喜歡的事。不管你從事的職業是什麼,打籃球的、耍刀的、開鑿運河的、做雕像的或是唱歌的,這都無所謂,幸福就好。”

處在良性的狀態裏,機遇會很快降臨到我們的身上,我們如魚得水。如果違背內心的渴望機遇就會繞著你走,你會被折磨得痛苦不堪。

天賦在我們的身體裏不停地晃動、拉扯,就像一個氣球想脫離繩子的牽絆,自由地在天空翱翔。老鷹拍打著受傷的翅膀,想從監禁它的籠子裏解脫出來,恢複自由之身。有些人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和這隻痛苦的老鷹有何區別呢?他們也想趕快逃離,不是麼?

一個人沒有權利扼殺自己的天賦,每個人有責任珍惜和愛護這份天賜的禮物,請不要壓製來自內心的渴望,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盡可能地做自己喜歡的事吧!但是,要小心,不要混淆你的天賦和一時興起的衝動。

擇業的重中之重是我們身處的環境。這包括一個人的家庭環境如何,比如家庭陷入某種危機;沒有在社會立足,就要結婚;急於養家糊口;還包括一個人的教育背景、健康狀況、性格和生活的地點等因素。所有這些因素對職業的選擇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提到孩提時代的遠大誌向,都是一些小人物,比如修鞋匠、賣報員之類的或者開個糖果小鋪、擦鞋店。我認識的一個名人,在他成年以前,他的最大理想就是做一名理發師。還有一個男孩說,他想當一名出租車司機,隻為去世後會被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國名人墓地)。

有時候,父母會把孩子的好奇心當真。很多孩子經常會表達自己對某種職業的偏好,他們可能想成為汽車售票員、火車維修工或是馬車夫,原因很簡單,他們可能很羨慕做這些工作的人。他們想象自己也可以做同樣的工作,這是最適合自己的。

童言稚語是膚淺的、離奇的,孩子們往往不會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準確的定位,而且天真的想法會隨著成長的腳步慢慢消失。父母要及時阻止孩子們被這些膚淺的欲望牽著鼻子走向錯誤的道路。

說者無心,聽者有心,小孩子也是一樣。記住,上述這些想法隻是孩子們的幻想,要引導他們找到真正的信仰。父母還要警惕自己可能無意之中已經把一些錯誤的想法和建議灌輸給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