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擇業與前景(1)(3 / 3)

有很多職業不利於我們的工作成長,也無法為我們的未來前途添磚加瓦。即使他看了10年的電梯,也是毫無長進。可能聰慧的人,隻需要一個月就學會了所有有關電梯服務的工作。因此,也就沒有必要固守這份工作了。道理很簡單,因為他不需要學習了,這份工作對他而言沒有任何進步的空間了。事實上,固守舊習對一個有發展前途的人來說,是在經曆一個倒退的過程。除非他有強大的意誌和與眾不同的雄心抱負。我為那些承認自己在固守惡習的人感到惋惜。

理想需要得到不斷地鼓勵才能保持活力,還需要不斷地增強自信,堅信前方會有適合自己的工作,引領自己走向成功之路,這才是一種健康的發展。

盲目擇業的人會把自己未來之路堵死,就像一潭死水,潺潺流動對它來說簡直就是奢望,找不到流動的出口,蓄積在那,卻滋養了各種昆蟲和蛇蠍,對任何接近它的人都造成了可怕的威脅。盲目擇業的最嚴重後果就是,這個錯誤的選擇會阻斷一個人未來的發展,挫敗他的誌向。

希望是夢想的推動力,沒有了希望,也就沒有了未來。即使當下的滿足持續不了多久,不斷地付出似乎也看不到回報的曙光,誰能經得起這樣的考驗?決心、熱情、毅力、勇氣都跑到哪裏去了?能承受住這種沮喪,繼續奮鬥的人又能有幾個?

你眼前的路就像通往山澗的一條小溪,涓涓細流跳過重重岩石,慢慢地寬闊起來,彙入溪穀,接著又繼續流動、拓寬,進入了河流,這還不夠,它不斷地延伸、擴展,能把大船攬入自己的臂彎,這是終結麼?當然不是,它還在前行、蔓延,直到融入無盡的大海。

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想不到一個隻賺三五美元的小職位,日後可能給他帶來的無限機遇,正是這個不起眼的小差助他一步一步走向一家大企業的領導高層的位置。

那些缺乏經驗智慧的人,對未來職業的前景一無所知。在他們眼裏,看到的隻是當下的收入。如果一個年輕人看電梯比在布店、辦公室、大公司任職賺得多的話,他通常認為看電梯是個好差事。更不幸的是,很多父母鼓勵自己的孩子在就業之初找一些賺錢多的工作。可事實上呢?往往最初賺錢少的工作,最後卻賺得最多。歸根結底要看你選擇的工作是否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是否有完善自我的機遇,這才是最重要的。

每天都能在報紙上看到無數個招聘廣告,招聘條件大都是要求應聘者聰明伶俐、責任心強、品格端正、工作能力強、受過良好的教育等等。大量的應聘者每天都關注著這些報紙上的招聘欄目,雖然他們渴望得到理想的職位,但是,在申請職位的時候,他們的表現不盡如人意。

很多求職者表現得不善思考,沒有教養,做事草率,令人失望。最後,隻有小部分人得到了他們渴望的職位。反思一下,那些失敗者大都表現得很懈怠,做事漫無目的,把問題想得過於簡單,對待問題不夠嚴肅、認真。他們不願意為了得到一個好職位而費神學習,接受培訓,並且要保持自律。

他們都想完善自己,不幸的是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非常無知、草率、懶散,不適合擔當這些職務。從應聘者的角度看,他們希望能在報紙上看到符合他們的誌向、渴望和期待的職位,這顯然和他們沮喪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他們的起步根本就是一個錯誤,當然,另一方麵,也是出自於沒有人給予他們適當的引導。

由於缺乏訓練和他人善意的點撥,他們的能力和學識沒有得到及時地“滋養”,從而失去了通過努力換來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如果年輕人能意識到他們的這些不足之處可能會毀掉來之不易的機遇,阻礙事業的發展,那麼他們的心態會發生轉變,願意去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自己。

在美國,年輕人在一些能幫助他們完善自我的事情上表現得沒有耐心。而在英國,很多年輕人花費幾年的時間去學習做生意,不顧未來回報高低。於是,家長隻能給孩子支付頭一兩年的學費。這對美國人來說,時間太漫長了,他們寧願在沒有準備好的事情上下功夫,碰碰運氣。

現在的年輕一代很幸福。國家的安定,為那些有準備的有識之士們提供了多元化的發展空間。可以說,現在的社會提供給我們的機遇是最多的。你會發現,到處都是工作的機會,它等待我們去挖掘。但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準備好了去填補來自經濟、工程、科學、教育和各行各業的職位空缺呢?

假設現在有一個很專業化的崗位擺在你的麵前,你能承擔這個重任嗎?你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能承受嗎?你有必需的教育和培訓的背景嗎?也就是說,你能勝任這個職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