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擇業與前景(2)(2 / 3)

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別人有能力做好的事,你也可以。可為什麼總讓這位“懷疑先生”阻斷你的去路呢?為什麼要遲疑?去開創,去嚐試吧!何必總說遲早有一天我會努力的,為什麼要等待?為什麼不能是現在?難道“今天”就不如“明天”好嗎?總而言之,“懷疑先生”總會動搖你的決策,阻擋你嚐試新鮮的事物。

如果你現在做的事無足輕重,為什麼不去嚐試更能體現自己能力的事呢?為什麼能飛的時候,卻非要匍匐前進呢?為什麼要為了一些低級的想法而悶頭苦幹呢?為什麼放棄能做大事的機會呢?

自省一下吧!你究竟是誰?你的思維邏輯是否平衡?你的頭腦中或許有某種檢驗體係在製約你的行為,控製你的發展,造成了思維的不平衡。

過於謹慎常常會抵消你做事的主動性,積極主動在你的思維裏沒有得到良性的發展,而膽怯卻占據了你的整個頭腦,你就會沒有膽量走出事業的“死角”。

勇敢一些吧!克服內心的恐懼,不要再聽“謹慎”的指使了,什麼小心點你會犯錯誤的、你會遺憾的、慢慢來,這些全都是騙人的鬼話。

很多人天生就具有“自殘”的能力。他們會把一些“毒素”注入自己的頭腦中,破壞自己的各種能力。恐懼這個“毒素”一旦被注入腦中,就會麻痹我們的能力,使我們的大腦變得遲鈍,除非有信念、希望、勇氣這些“解毒劑”來幫忙化解,否則恐懼會扼殺創造力。

恐懼和疑慮會把一個有天賦的人變成平庸小卒。其實,自己是最大的敵人。人們會無限製地縱容自己的情緒,擔憂和顧慮,最後扼殺了自己的努力。我身邊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年輕人能力超強,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個很高的職位,非常成功。後來,由於他懷疑自己的能力,於是他開始慢慢走下坡路。最後,又回到一個很普通的崗位上,而且這種懷疑痛苦地折磨著他。

他輕描淡寫地告訴我:他產生了自己是一個騙子的念頭。他認為自己根本就沒有做事的天賦,他沒有資格勝任眼前的工作。這種疑慮一直“糾纏”著他,從沒消失,使他失去了往日的自信。

他的朋友覺得他的想法是非常荒誕的。因為,他確實具有傑出的工作能力,他不是個騙子,他做事很有天賦。可是,他的不自信也影響到了他身邊的合作夥伴,毀掉了他的前程。這個故事讓人不寒而栗,命運成為固執己見的犧牲品,這是荒唐的。

不管一個人是否能夠承擔某項工作,如果他對自己的能力不自信,擔心自己的行為會釀出惡果,那麼說明他是一個軟弱的人。如果不把“懷疑先生”從心底裏徹底地清除掉的話,我們將很難成功。疑慮會破壞一個人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而這兩點確實是一個人能力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如果不想被社會拋棄,那就做一個有思想、有動力、心態平和的人吧!你要支持自己的夢想,支持促成夢想實現的所有因素。因為,這些因素會加強、穩固你的夢想,相反,擔憂、恐懼、懷疑這些消極情緒會徹底擊垮你的創造力,葬送你的遠大前程。

三 教育和培訓

接受過良好訓練的人,即使自己本身的能力有限,但經過努力,最終也會成為佼佼者;相反,能力很強,卻從未接受培訓的人很難成功。所以,我的年輕朋友,不要打無準備的仗,你承受不起。

未受過訓練的人,當然不會成天做白日夢,想象自己中了什麼大獎之類的。但是,要明確一點:如果自己沒有一個武裝完備的頭腦,這種不利的條件將使你的發展之路異常的艱辛。

我的朋友,當你在為一個較高的工作職位拚搏的時候,你覺得自己的準備充分了麼?有沒有考慮到自己的教育背景和培訓經曆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即使你很有天賦,也無法和那些接受過工作培訓的人競爭,如果你非要這麼做,隻能使自己陷入更不利的狀態。

是否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和培訓,體現在看待問題的角度和對事物的掌握上。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和那些上高中就輟學的人相比,能更快地掌握一件事情。也就是說,教育和培訓背景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生經曆。

做事半途而廢的人很難取得事業的成功,自身也得不到滿足。所以,培訓是非常必要的。它會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實現我們的理想。

我不是在誇大培訓的重要性。我的意思是,在我們就業的過程中應該養成一個好習慣,經常接受與我們的專業和工作相關的強化培訓,不斷地完善自我,擴寬我們的專業知識,這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做不但會提高我們的技術水平,也會使我們因此獲得更大的成就感,並且薪水也會隨之增加的。

成功難以用金錢衡量,賺錢多的人不見得就會很快樂。渴望自我的完善、發展固然是件好事,但這絕不是你幸福的源泉。真正能讓一個人感到快樂、幸福的是一種思維意識,是一個人在為自己的理想打拚的時候,時刻抱有的一種嚴肅、認真的態度;是為人公平、正直,廉潔的一種涵養;是為了實現目標,用盡全力奮鬥拚搏的一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