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謹言慎行:和領導說話先動腦,別讓是非從口出 (3)(2 / 3)

為什麼最好不要在領導麵前說同事的壞話?下麵的兩種情況,值得我們思考和注意。

一種情況是沒有搞清企業的人際關係圈而亂說話。另一種是沒有了解領導的為人和處事方法而亂說話。

小王是個十分認真,但有些呆板的人,做什麼事情不夠靈活,也不懂得變通。小王剛剛到公司有半年時間,並不是十分清楚公司裏的人際關係圈,和小王同在一個辦公室的小李進入公司有三年時間了,小王發現小李每天上班總是偷偷地玩遊戲,要不然就偷偷地看電影。看到了這種事,小王的心裏麵很不好受,首先,他認為小李太不上進,上班時間竟做這些事情,另外一種想法是看著別扭,別扭的原因無非是大家都是員工,憑什麼你上班可以什麼都做,我就得幹活呢。於是小王心裏麵有點鬱悶,這一日,領導找小王談心,無意中問起了小李的情況,小王心想這是領導問的,可不是我打小報告,於是就和領導說了這件事情。說完之後,小王似乎輕鬆了很多,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小王發現領導並沒有處理小李的事情,甚至連批評都沒有。一天小王和另一個比較要好的同事說起此事,另一個同事說,天啊,你犯了個錯誤,小王一臉疑惑,我犯了什麼錯?另一個同事說:“咱們的領導是小李的叔叔。”小王說不可能,我怎麼不知道,另一個同事說:“有一次我和小李喝酒他喝多了說的,全公司隻有我一個人知道這件事。”小王一下愣住了,他萬萬沒有想到會是這種情況。

小王的情況或許有些特殊,但是不管怎麼說,一個員工在不完全了解企業內部的人際關係圈時,切忌不可在領導麵前妄自地說一些同事的壞話。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如果你的領導是一個十分注重和諧的氛圍和團隊的團結的人時,你也不能在領導麵前輕易地說同事的壞話,這樣的話,他會認為你是一個破壞團結的人,或者是一個挑撥離間的人,其實這種事情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想一下,如果你是領導,你的一個屬下,經常到你麵前說這個同事怎麼了,那個同事怎麼了,這個屬下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麼?

點睛妙語

如果在職場你還有時間說閑話,那充分說明你的工作是十分輕鬆的,因為有句話說得很好,叫做無事生非,隻有無事的人才好說是非,相信領導對打小報告、說別人壞話的人在自己的心裏麵一定會有自己的想法。

領導跟前不要顯露消極情緒

情緒是指人們對環境中某個客觀事物的特種感觸所持的身心體驗,是一種對人生成功活動具有顯著影響的非智力潛能素質。美國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南迪·內森的一項研究發現,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時間處於情緒不佳的狀態,因此,人們常常需要與那些消極的情緒作鬥爭。身在職場我們也難免會受到一些消極情緒的困擾,但不管怎樣,切記不可在領導麵前說一些消極的話,顯露消極情緒,因為這樣會影響我們的大好前程,這樣會輕易改變領導對我們已有的良好印象。

情緒變化往往會在我們的一些神經生理活動中表現出來。比如:當你聽到自己失去了一次本該到手的晉升機會時,你的大腦神經就會立刻刺激身體產生大量起興奮作用的“正腎上腺素”,其結果是使你怒氣衝衝,坐臥不安,隨時準備找人評評理,或者“討個說法”。情緒控製,對人生有非常大的幫助和改變。一個人真的想有成就的話,就要有情緒調控的能力。要想有巔峰的成就,就要有巔峰的情緒。巔峰的情緒就是情緒的最佳狀態,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成功者控製自己的情緒,失敗者被自己的情緒所控製。所謂成功的人,就是心理障礙突破最多的人,因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心理障礙。

小王在一次和同事聊天時,同事一時高興說了本不應該說的話:“上個月,領導給我漲工資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小王當時沒有說什麼,後來有了消極情緒,論工作能力,論工作量,我都比他強,憑什麼他漲工資了呢?於是小王開始消極工作,領導分給他一個任務,一般三天能完成,小王要五天才完成,領導一問他的時候,他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這些理由領導又挑不出什麼過分的毛病。一段時間後,領導知道了小王帶著消極情緒工作,和同事關係也不太融洽後,領導決定把小王下派到其他子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