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在其名著《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提出了著名的科學進步是範式轉換的理論。在托馬斯庫恩看來,科學的發展並不必然是直線積累的,相反地,它大體是循著傳統與突破的方式在進行著,是一種範式通過革命向另一種範式的過渡。按照辯證法的觀點,就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革命過程。
無獨有偶,美國經濟學家柯林斯提出企業經營者自覺不自覺地受著一些核心意識、核心觀念支配,這些核心意識、核心觀念對企業的經營方式、企業的發展影響巨大,企業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樹立新的核心意識、核心觀念。顯然,在這裏領導者的作用至關重要。
以庫恩和柯林斯的思想作為參照,我們來思考一下新集的發展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從初期210萬元建礦井的生命河床發源,慢慢蓄勢、漲滿,衝開無窮阻撓,以一種令人震驚的能量爆發,創造了聞名全國煤炭行業並被迅速推廣的新集模式和新集現象,二十年間從無到有,現已發展為市值300多個億(2009年8月5日為378億元)。它在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過程中,至少有兩次自覺的、漂亮的範式轉換,自覺地以一種新的核心觀念代替舊的核心觀念,以一種新的發展思路代替舊的發展思路,而沒有陷入對舊有成功路徑的依賴,實為難能可貴。
創業伊始,新集的第一任老總劉明善就勇於開風氣之先,把自身置於新觀念、新模式的風口浪尖上。20世紀80年代,中國煤炭行業的礦建現狀是投資無底洞、工期馬拉鬆、還貸如做夢。一個年產300萬噸的礦井,礦建工期大體需要十年,新集一礦僅用了三年半就建成了一期工程,在堅持正常生產的情況下,改套擴建為300萬噸,隻用了一年零二個月。而當年在劉誼直接領導下的二礦建礦速度則更令人吃驚,僅用了常規建礦三分之一的時間三年零三個月,即完成了300萬噸礦井的建設任務,並當年投產當年達到生產設計能力!新集在省市領導給傳統煤炭管理鬆綁政策的支持下,以項目法人責任製,走出了一條煤礦建設投資省、工期短、達產快、效益好、技術先進、還貸能力強的新路子,被作為全國煤礦建設的範例載入《中國能源政策》,在中央舉辦的輝煌的曆程建國五十周年成就展中,新集作為全國第一家運用市場機製建設的現代化礦井,榮列中國煤炭工業的十項第一。這是新集的第一次範式轉換,實現了新集的第一次跨越。
新集的第二次範式轉換是1997年企業改製成立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任老總劉誼,麵對亞洲金融危機、國有企業三年改革目標、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市場條件、機製環境、競爭格局、經濟和技術形式等都以超出人們想象的速度發生變化的情況,一是在管理上進行大刀闊斧的變革,係統化地建立健全了各項製度、流程、規則,實行了崗位管理,使管理科學化;二是在經營上大膽進行了適時、適度的戰略性調整,從多元化到專業化,再到煤電一體化,從戰術經營到戰略經營,從粗放經營到集約經營,從短期經營到永續經營,在資金極為困難的情況下,完成了百億資源、百年夢想的資源收購;三是從德國引進最尖端的技術,以新、創、精、高的理念推進已經擱淺五年的劉莊礦建設,成功建成了我國第一對數字化礦井,成為我國煤炭行業新的標杆。四是企業成功上市,使新集走上了現代企業之路,出色完成了企業的第二次創業。管理也是生產力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