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出《論語泰伯》。
管理學者加裏哈默爾提出銀發變革者的概念,這些人的銀發不是歲月流逝的標誌,而是經過曆次戰略生命周期後,重新煥發變革的魅力。五十五歲,對於老劉總,是又一個起點。劉明善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整裝待發,積聚了多年的經驗和力量,支持著老劉總寫下了新集的第一筆,這是坐標原點,也是新集起航的出發地。
小劉總:三十而立
子曰: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其意為,少年時立誌研究學問,三十歲方能自立於社會。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三十而立。
小劉總,劉誼,三十六歲接任老總職位,年齡不大,卻經曆頗豐:進入煤炭行業前,當過教師,任過團總支書記。1986年,在北京煤炭幹部管理學院管理係和淮南礦學院同時攻讀企業管理,並獲得了管理本科學曆,十年後取得金融學碩士。新集啟建時,他毅然辭去待遇優厚且穩定的工作,投身新集,從工人到一般管理者,再到花家湖經營副礦長、礦長、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深刻體驗著不同角色的不同意義。
作為最早進駐花家湖煤礦建設的籌備者,他僅用了三年零三個月,即高標準建成年產300萬噸的花家湖煤礦,並且當年建成當年投產,成為全國首創!其投資與工期僅為同地區同類型礦井的三分之一,將新集速度與新集模式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此後,他以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創新的管理理念、突出的工作業績,獲得許多榮譽,並得到董事會的認可,被提拔為公司的副總經理。
1998年,劉誼帶著自己這些人們看到的和沒有看到的人力資本,義不容辭地走上了自己事先並沒有太多心理準備的領跑者崗位,開始扛鼎新集。
又是一個十年過去了,這位年輕人竟出某些人意料地帶領新集人創出了又一番新天地!
兩任老總共同演繹的故事
新集的前十年,劉明善新集初期的創業者,靠一往無前的闖勁和以身作則、吃苦耐勞的精神,以一個情字吸引了一批想幹事的人,打下了新集的江山;後十年,劉誼,眾望所歸,不但繼承了前任的長處,更以智、信、仁、勇、嚴,夯實了新集的管理基礎,走上了現代企業管理之路,實現了理性管理。他引領新集人自覺實踐科學發展觀,不但守住了基業,又讓江山更加如畫。
然而,當年的接任既不平凡,也不平靜。一切似傳奇,一切又順理成章。今日看來這的確是新集的幸運。
1998年,劉明善時代即將走向尾聲,新集將由誰主政似乎並不是板上釘釘。
4月,董事會向省上報候選人,征求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簡稱國投)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意見。此後一段非常敏感的時期內,新集人心情十分複雜,擔心著新集的未來和前途。
其實,論水平,論資曆,論能力,劉誼最具備擔任新集總經理的條件。首先,劉誼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不僅是一步一個台階走上來的,而且實實在在且非常成功地領導過一個礦,創造了新集速度的新水平。這從今天選拔企業領導人的視角看,是非常重要,也可說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劉誼在二礦(即花家湖礦)任職期間,從以超常速度建礦,到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狠抓基礎管理,做了最艱苦、最細致的探索和鋪墊,這都是他成為卓越領導的必備條件。其次,在劉明善領導下,新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新集人心理上對劉明善有極強的依賴。劉誼接班,是新集人的願望。人們會把對老劉總的感情延續到他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