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 1)

7)魯智深混江湖的行為準則

半路上,魯智深走餓了,來到一座瓦罐寺。

魯智深找寺裏的幾個老和尚要吃的,和尚們一個個麵黃肌瘦,說並無一粒齋糧,我等已經餓了三日,哪還有飯給你吃?

正說著,猛聞得一陣香來,魯智深發現了一鍋剛煮熟的粥。大罵道:“出家人何故說謊?”搶了就吃。

和尚們隻叫得苦,也過來搶,當然就要挨打。書上寫道:“被智深一推一交,倒的倒了,走的走了。”

這麼看來,魯智深並非同情每一個弱者。

和尚們說,這寺裏被一個外地僧人崔道成霸占了,他引著一個道人丘小乙,把寺裏都毀壞了。他兩個無所不為,好生了得,都是綠林強賊,殺人放火的人,便是官軍也禁不的他。

魯智深一聽,有這麼厲害?!一股“鋤強扶弱”的心理油然而生。僅憑著一麵之詞,便拖了禪杖走到那邊去,要打那崔道成。

胖和尚崔道成,眉如漆刷,一身橫肉。桌上擺著幾碗酒肉,旁邊坐著一個美女。猛見到智深,吃了一驚道:“請師兄坐,同吃一盞。”

然後,崔道成告訴魯智深:剛才那幾個老和尚啊,都是奸猾之徒,最喜歡撒謊,他們“吃酒撒潑,將錢養女,長老禁約他們不得,又把長老排告了出去。因此把寺都廢了。僧眾盡皆走散。田土已都賣了。”

最後,崔道成信誓坦坦地說道:“小僧卻和這個道人新來住持此間。正欲要整理山門,修蓋殿宇……師兄,休聽那幾個老畜生說。”

魯智深一聽,原來是老和尚們在撒謊,便道:“叵耐幾個老僧戲弄灑家!”一股“懲奸除惡”的心理又油然而生。僅憑著一麵之詞,又提了禪杖,再回轉過來,要打那幾個老僧。

老和尚們又一齊說:“師兄,休聽他說……”他們吃酒吃肉,還養了個女的就坐在那,你沒看到哇。他剛才見你有戒刀、禪杖,不敢與你相爭。你若不信,再走一遭,看他和你怎地。

魯智深想了想:“也說得是。”倒提了禪杖,又再次走到那邊去,要打那崔道成。

你看,他們各有一番說辭,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魯智深,他居然辨別不了!

這魯智深的智商是不是有問題啊,怎麼這麼弱智呢?看官你錯了,他的智商沒問題,隻是他這個人分不清是非對錯。

當魯智深再次過來時,崔道成已經有了準備,拿著刀,和丘小乙兩個來殺魯智深,魯智深太饑餓了,鬥不過,落荒而逃,包裹也沒拿。

這個時候的魯智深已經是身無分文了。怎麼辦呢?他看到樹林裏有個人,對方隻一個,他就想上去打劫!“且剝那廝衣裳當酒吃。”這就是魯智深的邏輯。

不料,那個躲在樹林裏的人,也是準備來此打劫的。於是,這打劫的就遇到打劫的了,二人廝殺起來。結果都是一流的好強盜,誰也勝不了誰。

二人互報了姓名,原來是兄弟史進史大郎。這史大郎帶了許多錢出來找工作,沒找到,錢也花完了,就在這裏打劫路人當強盜。

史大郎拿出幹肉燒餅,兩個人吃飽了,各拿了器械,再回瓦罐寺來,幹了三件事:

1.殺住持。魯智深一禪杖把崔道成打下橋去,又追趕到橋下,把崔道成打死。史進趕上丘小乙,望後心一樸刀砍倒,踏入去,隻顧肐肢肐察的搠,搠死了。請注意:崔道成的身份是瓦罐寺的住持。

2.搶錢。殺了住持後,將廟裏值錢的東西都洗劫一空。書上寫道:“再尋到裏麵,隻見床上三四包衣服。史進打開,都是衣裳,包了些金銀,揀好的包了一包袱,背在身上。”

3.放火。殺人搶錢後,消滅痕跡。“灶前縛了兩個火把,撥開火爐,炭上點著,焰騰騰的先燒著後麵小屋,燒到門前。再縛幾個火把,直來佛殿下後簷點著,燒起來。”瓦罐寺成為一堆灰燼!

分手的時候,魯智深問史大郎有什麼打算,史大郎說回老家少華山當強盜去的。智深道:“兄弟,也是。”便打開包裹,又將從桃花山李忠處偷來的金銀送了些給史大郎。

(本章完)